安徽霍山:漫水河镇中心学校以美育为支点 托举乡村学子“五育”成长
当清冽河滩的顽石披上彩虹外衣,当校园井盖跃动着童话故事——在霍山县漫水河镇中心学校,美术教育早已突破教室围墙。该校近年来通过“书画校园”特色课程建设,将乡土资源转化为美育载体,为深山学子铺就一条通往“五育并举”的成长之路。
学生们以山水为画布,溪涧石为材料,在教师带领下将500余块河石绘成“石头王国”;利用校园围墙和餐厅创作近百幅百米书画长廊,让农耕文化经典场景与霍山山水在展板上交相辉映。美术教研组长陈字龙老师介绍:“这些石头彩绘作品既是美术作业,更是融合地方文史的校本教材——学生绘制大别山草药图谱时,连自然课知识都记住了。”他还说,这种具象化课程实施场景,有效凸显了跨学科的融合。
该校构建“1+N”美育课程体系,以美术学科为核心辐射劳动教育(彩绘工艺制作)、德育(家乡主题创作)、智育(传统文化研习)。2024年校园劳动与艺术课大赛中,学生自主设计的彩石文创作品广受好评。“现在课间追逐打闹的少了,蹲在石头画前讨论构图的学生多了。”美术教师张凤老师见证着改变。
“我们坚持‘让每块石头会说话,让每面墙壁能育人’,下一步将开发二十四节气主题彩绘和农耕文化彩绘课程,把‘打造书香校园’的愿景扎进乡土深处。镇中心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杨昕说。
从石头彩绘到书画长廊,这所大别山腹地霍山西部的山区学校正用斑斓色彩证明:当美育扎根泥土,每颗童星都能绽放独特光芒。(刘伟 文/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