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西中学:用生涯规划赋能学生成长
在安徽省中学生职业模拟挑战赛中,皖西中学谢佳楠正在和小组同伴探讨情景剧剧本。
新高考给高中生带来更多的学习选择和发展机会,也提出更高的生涯规划要求。新高考背景下,学校如何帮助高中学生将职业偏好逐渐具体化,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如何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激发学生潜力,帮助他们成才?
唤醒自主意识
赋能自我成长
“通过职业兴趣测试,我了解到我属于现实型人格,具有做事保守、较为谦虚的性格特征……2021年,在好友的推荐下了解到《我在故宫修文物》这部纪录片,从那以后,文物修复师这个职业走进了我的脑海……弥补文物修复人才缺口,既需要推动行业由冷转热,还需要‘十年磨一剑’的人才培养耐心。”
这是9月2日第七届安徽省中学生职业模拟挑战赛(决赛)中,皖西中学高二(14)班谢佳楠对自我职业规划的一段阐述。她的生涯规划内容完整、思路清晰、逻辑严谨,并在职业价值观中着重阐述了社会价值观,体现出她的“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最终表现优异,获得全省特等奖。一起参赛的还有该校高二(18)班侯方琪,她同样凭借实力获得全省一等奖。这是皖西中学连续三年参加省中学生职模赛,也是我市学生在本次全省中学生职业模拟挑战赛(决赛)中获得的最好成绩。
中学生职业模拟挑战赛是融合自我认知、职业模拟和生涯规划的一项赛事,旨在引导学生客观认识自我和外部环境,科学定位发展方向,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此次大赛以“激扬青春,逐梦启航”为主题,采用线下比拼方式,谢佳楠、侯方琪两名同学与来自全省各地的60余名青少年相互切磋、相互交流、共同提升,在模拟体验中锻炼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推进生涯规划
找准人生方向
“我的性格有什么特点?”“我的职业兴趣是什么?”“我的目标是什么?”“我有什么优势?”“如何达成目标?”……
从踏入高中的第一天起,在皖西中学的课程安排中,老师就注重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问题,学会认识自我,发现兴趣爱好和特长,并结合社会需要,做好生涯规划。侯方琪说:“生涯规划教育激发我的梦想,点燃学习内驱力,调动了我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记者在《皖西中学学生生涯规划指导中心工作方案》中了解到,学校专门成立了领导组和工作组,由校长直接领导负责。学校通过辅导讲座、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参加安徽省中学生职业模拟挑战赛和专题资讯四个路径实施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从高一开始,该校开设生涯规划讲座,引导学生重视未来的发展,对自己整个高中学业,以及未来的人生做出规划,并利用好家长资源,开设家长生涯指导课堂,来自各行各业的家长总结自身职业经历,帮助学生规划生涯、认识职业,鼓励学生结合个性、兴趣和家庭等实际,合理确定目标定位,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同时,邀请杰出校友开展校友大讲堂,讲述奋斗过程,为学生树立成功的榜样,共同促进学生成长。
针对高一学生的选科咨询,和高二、高三学生选择高校与专业的咨询,学校利用宣传展板,帮助学生系统了解有关大学和专业情况,指导学生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促进五育融合
着眼全面发展
为更好适应新高考改革,2020年,皖西中学成立学生生涯规划指导中心,开展生涯规划的相关活动,老师们在生涯规划课中协助学生认识大学各个科系、职业分类。从2021年开始,学校开始举办校内中学生职业模拟挑战赛,普及生涯规划知识,发现“好苗子”,为安徽省中学生职业模拟挑战赛选拔选手。
该校学生生涯规划指导中心主任张文丽认为,在新高考模式下,学科和专业的选择尤为重要。职业生涯规划的前置,是学生自主学习和创作的过程,在师生互动中实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育的功能,促进五育融合贯通,“生涯规划可以让学生‘爱其所爱、选其所喜、学其所能’,这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也能从高中起就对接大学的选才标准、对接社会的人才需求,为未来的职业选择蓄力,让高中的每一步都是有用功。”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成人比成才更重要”。皖西中学以打造生涯教育为特点,从职业生涯规划入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协同促进五育并举、五育融合,不仅满足了学生发展和国家未来需求,更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综合素质和能力,走出了一条特色办学之路。(记者 单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