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守护“睡着的丈夫”
初春时节,乍暖还寒。在叶集区姚李镇关山村洪冲组,乡村公路两边的景观树舒枝展叶,郁郁葱葱孕育着无限生机与活力。村民李景华家的四合院被收拾得一尘不染。正在给丈夫董帮军进行站床护理的李景华,见到有人来,未敢停下来,一边招呼示意,一边与我们分享她的故事:两年前,丈夫董帮军因突发脑溢血成了“植物人”,两年700多个日日夜夜,一个女人的生活自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年仅41岁的李景华曾经也有一个幸福美好的家庭,两个乖巧懂事的儿子,一个读初中、一个读小学,丈夫董帮军与她同岁,一家人过着夫唱妇随、母慈子孝的安稳生活。董帮军开农用车跑运输,一天能挣个二三百元,她在家里除了操持家务外,还种菜园喂鸡喂鸭,闲余时间从镇上工业区领取手工活在家里做,一个月可以增收1500元左右。前些年,她家又新建了四合院,院内栽花种草绿化美化,真正地实现了院外有绿荫、院内闻花香的幸福小康生活。
刚刚尝到幸福的滋味,命运却和李景华开了一个大玩笑,2021年3月15日,董帮军突发脑溢血不省人事,被紧急送到六安市人民医院抢救,诊断为脑干出血,随即进入ICU重症监护室抢救治疗。在重症监护室里救治了30多天,花去6万多元,医生最后建议:病人已经成了“植物人”,没有治疗的必要,或者到上级医院去看看可有希望。
为了全力抢救董帮军,李景华将多年来家里省吃俭用的积蓄全部用光不说,还欠了亲友债。只要有一点希望,李景华就不想放弃。李景华找到娘婆二家亲戚朋友转借救命钱,先后辗转南京、上海医院治疗,给出的结论均为“植物人”,建议回到家里进行护理,但苏醒的希望极为渺茫。
李景华还是不愿放弃,2021年11月,她再次把董帮军送到六安市人民医院,盼望奇迹的发生,医生在李景华的真情感动下先后给董帮军做了切管手术和补颅骨手术,并建议回家进行常规护理。为了给丈夫做好家庭日常护理,让丈夫尽快恢复意识,在院期间,李景华花了7000多元进行如何为丈夫注入食物、站床、胸腔拍击、饮食搭配等陪护训练。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相互依,如今董帮军已经这样了,我只能去守护他,我想总有一天奇迹会出现。”面对亲友的劝解和人们的质疑,李景华说出的话令人肃然起敬。
为了早日唤醒丈夫,李景华细致入微,每天天一亮,便用热毛巾擦拭丈夫的身体,更换垫布、做饭、注射食物、站床、按摩……在护理过程中,李景华都会大声呼喊丈夫的名字,她想用这种方式来唤醒他的意识……
妻子一次次的真情呼唤,董帮军似乎渐渐听懂,有一天,他的视线开始顺着妻子的走动而移动,时不时有泪水从眼角上流出来。李景华从丈夫的眼泪中看到了希望,那一刻,她觉得为丈夫所做的一切都值得。
接下来便是更加专注的护理:每天锻炼腿部力量30分钟站床;为了防止下体生褥疮20分钟按摩一次;为了增加肺活力,30分钟轻轻拍击胸腔,防止肺部感染……
这几年,为了唤醒丈夫,李景华的护理技术日益熟练精湛,有一次关山村医在入户问诊时,都被她一整套的护理技能看呆了,连夸她是优秀的家庭“护理师”。李景华不离不弃爱相守的故事,在当地传递着一种能量,影响着身边的居民,目前当地政府正积极为李景华申报“叶集好人”和“六安好人”。(程度厚 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谢菊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