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女齐上阵 “疫”线践初心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在这场疫情防控狙击战上,有无数的公安民警坚守在 “疫”线上,其中有一对父女,他们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上演着“疫”线父女兵的温馨画面 。
杨举华 :我是党员,我先上
杨举华,今年50岁,1997年参加公安工作,现在六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二大队工作。“我是党员,我先上。”始终扎根基层的杨举华,在疫情发生的第一时间就向大队党支部提出了申请:“我人熟、地熟,辖区的一切都印在我的脑海里!”看到他坚定的决心和态度,他的请战得到了大队党支部的批准。9日凌晨,刚结束执勤的杨举华回到宿舍,准备洗漱,一声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紧急通知,请立即安排人员穿上防护服参加防疫,老杨还是需要你带队!行吧?” “没问题,我马上安排部署,立即前往”杨举华坚定的回答。自实施静态管理以来,杨举华连续5天坚守在岗位上,每天平均休息不到5个小时,熬得两眼充血,但是他无怨无悔,总是能再得到任务的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已经记不清检查了多少过往车辆,也记不清劝返了多少人员,每天十多个小时以上的执勤站立,吃饭就在马路边吃盒饭,但他从来不叫苦不喊累,他始终挂在嘴上的就是:“我是共产党员,就该坚守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线,我守的六安“南大门”,绝不会失!”
杨进源:“我年轻,我能行”
“爸爸,长大了我也要和你一样当一名人民警察。”今年24岁的杨进源,2020年参加公安工作,现在任职于市公安局金安分局横塘岗派出所工作。儿时的从警梦想始终萦绕在她心间,当她穿上警服的那一刻,泪水浸满了她的双眼——“我终于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可以和父亲一起并肩作战了!” 4月3日,忙碌了一周的杨进源本想利用小长假休整一下。但是就在4日,她突然接到了单位紧急备勤通知,从警两年的她立刻意识到可能有紧急工作任务,便迅速收拾行装重返所里。果然,当晚19时,所里接到任务的命令。“我年轻,我能行!”杨进源主动请缨,立即赶往任务地点。到达目的地后,杨进源才知道,她们要负责的是管控区值守任务,管控区值守标准为24小时坚守,换岗时间未知!四月的夜晚,温差较大,白天还烈日当头,晚上便刮起了阵风,她却没有丝毫退缩,克服寒冷与困难,坚守岗位,直至天亮。第二天,天刚微微亮,就开始有居民不断的前来询问情况,还来不及休息的她,一边需要安抚居民情绪,一边还要帮忙协调物资供应、反馈信息……,就这样她度过了忙碌的一天,而这一天,她一日未眠。到4月5日晚安排交接班时,一直以来困扰着她的牙神经炎又一次爆发了,难以进食。所长得知此事,让她休息半天,但她进行了简单的休整后,又出现在摸排的工作队伍中……在之后防疫的工作中,面对群众的不耐烦、不理解,她总会不厌其烦地、一次次耐心地沟通讲解,一个半天下来,干裂的嘴唇、沙哑的声音成了她的常态。就这样,她以女性独有的亲切和细致,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让群众消除不良情绪,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好评。为了方便老百姓,实现静态管理期间服务不停,杨进源还积极向群众宣传普及手机线上业务办理常识,宣传“网上办”、“掌上办”、“预约办”等便民利民服务举措,现场解答群众的疑问,实现足不出户办理部分户籍业务,在特殊时期为部分群众解决了燃眉之急。
薪火相传,警魂不变,同样的职业,不同的岗位,这对父女用实际行动,在六安公安战线上践行着同样的使命。
上阵父女兵,并肩防疫情两代公安人,正为一个共同目标坚守着,疫情面前,毫不退缩、践行使命。“六”有你们, 一定平“安”,六安必胜!( 通讯员 蔡诚 刘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