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籍艺术家陈迪忠、黎明上榜六安市虎年网友喜爱的春节非遗作品评选
日前,由六安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非遗过大年· 新传承 新生活”六安市2022年网友喜爱的春节非遗作品网络票选活动结果揭晓,霍山籍著名根书艺术家陈迪忠、黎明创作的根书作品荣誉上榜。
1月21日-1月27日,在“六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微信平台开展了网络票选活动,参与评选的作品共50件,霍山县两人作品入选。其中,“一根六字”根书作品《国泰民安·圆梦》,是陈迪忠用一根巨型杜鹃树根,耗时一年半时间巧妙构思、精心创作而成的。该幅根书作品为“一根多字”的连体创作,与通常的“一根一字”创作相比,在布局、章法和风格统一上要求高、难度大,更是珍贵。其创作构思,反映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全国上下政治清明、百业振兴、生态良好、政通人和,大别山革命老区通过精准扶贫,正在摆脱贫困、走向小康,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大增强,呈现出一派国泰民安、正在圆梦的盛世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老区人民为感谢党、感谢总书记、感谢好政策的感恩之心。
陈迪忠,安徽霍山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六安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理事、高级工艺美术师。陈迪忠从事根艺创作20余载,遍访大别山区园林,对每个形状奇特的树根,精心构思后都能将其变废为宝。在汲取书法艺术丰富营养的同时,将诗词、对联、妙语、警句等融入作品创作之中。摒弃粘接生造的做法,体现了独立成字、浑然天成的风格,赋予作品立体感,实现了自然美与艺术性的统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基于对其作品的高度评价,2011年5月,安徽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安徽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陈迪忠“安徽省民间文化优秀传承人”“安徽民间工艺师”称号。
根艺书法是一种天趣。作品是“书”出来的,而是通过看选审,“悟”出来的。天然根艺书法,需要充分利用根的自然生长形态,因其自然,随形赋字,并通过汉字的间架结构、行次章法、象形会意等来表现人的品格情操和气质,从而达到美的境界。因此,创作它需要大量的野外寻觅、遴选、精微的思考和精细的制作,其根本目的就是挖掘并体现出根的自然美和汉字的人文美。
黎明,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人,师从于市级传承人陆洪琪。1976年从事教育事业,历任教师、校长,现已退休。1988年起,利用业余时间制作根艺作品,并探索、切磋、研讨根书、根画等艺术作品的构思与创作。其根艺作品《鹰》,在“97中国根雕艺术博览会”上获优秀作品奖;2006年6月,加入“中国文化管理学会根雕文化研究中心”(会员);2011年5月,“安徽省工艺美术学会”批准为学会会员;现为“安徽省传统工艺和发展促进会”会员。2021年7月,根雕作品《千秋大业》参展于“霍山县建党100周年庆典”;同年12月,于“安徽省传统工艺和发展促进会”举办的“精品展览会”上获铜奖。(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