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皋城万象>详细内容

“归雁”成乡村振兴“领头雁”

编辑:宋明俊 来源:本网原创 浏览次数:116 次 发布时间:2021-11-01 10:44:22 【字体:

  一场大雨过后,山里的空气格外清新。10月21日上午,20多名工人早早地来到安徽奎森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温室立体栽培车间,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培土、配柴、放菌、装籽、装筐、盖土……经过一系列的工序后,一筐筐天麻便栽种完成,大家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有条不紊的忙碌着。

  “我们这个天麻立体栽培对温度的要求比较高,室温必须保持在25度左右。”该公司负责人俞海奎告诉记者,由于前段时间下雨,温度较低,影响了工期,这不,看到天气放晴,他立即安排工人开始种植天麻。

  1985年出生的俞海奎是舒城县山七镇俞河村人,由于家庭经济困难,2003年高中毕业后便去了合肥打工。为了减轻家里负担,他白天上班,晚上跑摩的,吃苦耐劳的品格赢得了所在公司老板的肯定,并因此与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做工程材料销售的过程中,俞海奎发现,越发达的地方叉车用的越多,抱着试一试的态度,2009年,俞海奎毅然破釜沉舟,来到江苏泰州成立了一家叉车公司,开启了自主创业之路。“我想着一直给别人打工并不是长久之计,现在我还年轻,再过几年呢,总不能干一辈子销售吧。”凭着六年的工作经验,经过一番多年努力打拼,最终,俞海奎在泰州站稳了脚跟,并逐步发展壮大,年销售额均在1000万元以上。

  虽然外出创业已小有成就,但俞海奎始终关心家乡的发展建设。自2014年开始,他坚持每年从企业利润中拿出数万元,陆续资助家乡15名学子至今。与此同时,他还致力投身到家乡乡村振兴的大潮中,今年5月2日,山七镇召开了一次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座谈会,面对镇上的“招揽”,俞海奎动了回乡的心思。了解到之前他在合肥打工时的老板吴大林早在10年前就已经转行做天麻生意后,他当即与其联系,表明自己想回到家乡创业的想法。“吴总说他那边有中国天麻协会的资源,也认识安农大研究天麻的教授,技术上不是问题。”这一个电话更加坚定了俞海奎的信心。

  说干就干,在镇、村两级的积极支持协调下,俞海奎注册成立了安徽奎森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租赁了位于山七镇小河村境内的原皖东机械厂闲置厂房,按规范标准化进行改扩建,引进先进的设备设施,分别建成菌种车间、温室立体栽培车间、产品展示车间及办公场所等,总面积近一万平方米,并且租下了当地农户的10多亩山场进行林下天麻种植,目前林下基地已全部种植到位。

  “这些年,我虽然一直在外面闯荡,但毕竟在这里出生,在这里长大,对家乡还是有很深的感情的。现在国家在搞乡村振兴,镇上、村里也比较重视我、支持我,我相信,我这个种植项目一定能做好。”俞海奎告诉记者,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村人,他无比热爱他的家乡,在创业的过程中更加注重的是绿色创业对经济效益的引领作用。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下一步,他将带动更多的农户种植天麻,努力走出一条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子,将家乡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小河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汪全俊告诉记者,安徽奎森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落户不仅解决了当地闲散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而且合理利用了闲置厂房,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更为重要的是,为更多外出创业有成人士回归家乡,助力家乡乡村振兴事业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近年来,舒城县山七镇着力在乡土人才队伍建设上做文章,通过搭台子、想法子、支招子、出点子,帮助投资者协调有关部门,落实相关政策,给予便利服务,解决实际困难,为在外人士回乡创业营造了良好环境,成功打造了望庄营地、古绿园等一批在外人士回乡创业项目,为当地的乡村振兴事业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黄雪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Scan me!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