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皋城万象>详细内容

舌尖上的六安非遗 | (二) 杯酒人生说不尽

编辑:宋明俊 来源:六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 浏览次数:169 次 发布时间:2021-06-15 10:00:21 【字体:

  编者按:2021年6月12日,是我国第5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的主题是“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口号为“非遗惠万家 关系你我他”“保护人民非遗 共享美好生活”。为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让大众进一步了解六安非遗,六安市文旅局于“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推出“舌尖上的六安非遗”线上专题展,与大家一起品味六安万家烟火里的非遗生活。

  引 子

  一盏茶、一杯酒、一碗面条、一口乡愁。每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的专属味道,即便是相似的高楼、相同的马路,当味蕾被碰触,记忆在脑海中翻涌,那些熟悉的人、熟悉的事、熟悉的车水马龙从昨天缓缓来到眼前。食物,用其特有的方式,连接着我们。我们,用对生活的敬畏,传承品味。

  今天,小编带您一同品鉴——六安的酒

  (二)六安的酒——杯酒人生说不尽

  诗和远方与酒相伴,炊烟袅袅把酒言欢,中国人的生活和心灵总少不了一杯“酒”。蒲苇青青艾草香,四时有序,又值端午,“饮雄黄”是端午习俗之一。古语云:“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雄黄酒并非纯饮,而是将少量雄黄加入白酒或黄酒中饮用。端午佳节,您的佳肴又伴着什么美酒呢?

  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迎驾酒传统酿造技艺

  汉武南巡,“迎驾”得名,传承至今2100余年。迎驾酒传统酿造技艺是指霍山迎驾酒厂一带槽坊所普遍采用的传统手工酿酒技艺,共96道工序。以当地的小麦、大米、高粱、糯米、玉米等为主要原料,多粮酿造的迎驾酒具有幽雅细腻的复合香气和绵甜净爽的口感。

  陶坛储酒

  酿酒车间

  其独特之处,一是女工踩曲,曲块松紧适度,容易发酵;二是高温曲,使酒体风味呈浓中带酱;三是看糟做糟,酿酒技师根据经验现场确定入窖条件。另外,辅助续渣混蒸、跑窖、换(huan平声)糟发酵,泥池发酵等技法,从而使迎驾酒具有酒体绵柔、窖香幽雅、浓中带酱的特征。

  女工踩曲

  曲酒车间全景

  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临水酒传统酿造技艺

  临水酒传统酿造技艺项目位于皖西霍邱四面环山、三河(史河、淮河、泉河)交汇的临水古镇。自古临水出美酒,酿酒业始于唐、显于明、兴于清、扬名于当代。“七十二廉泉,泉泉相连”的奇观和“玉泉救驾”的故事在这里渊源流长。

  酒庄

  明清窖池

  临水酒传承清朝吴隆兴坊手工酿造技艺,其特点是采用低温入池,长期发酵。低温入池赋予曲酒绵甜平静,长期发酵赋予曲酒种类众多、诸味平衡的香味,使其口感更加丰满、圆润。

  制曲

  酿酒

  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小吊酒传统酿造技艺

  金寨小吊酒酿造由来已久,其得名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当地人饮用前须用竹制酒提从酒坛中舀出,酒提民间俗称“酒吊子”,故称小吊酒;二是农历春节期间,人们习惯用吊罐在火塘上将酒加热后饮用,故称小吊酒。金寨小吊酒选取大米、小麦、玉米、红薯、糯米等为原料,采用辣蓼酒曲,经浸泡,蒸煮,摊凉,拌曲,发酵,蒸馏等工序酿造而成。

  采摘制曲原料辣蓼花

  辣蓼酒曲

  其独特之处在于:一是采用天然辣蓼花制曲。二是序时发酵。应季酿制,每年春末夏初和秋季,利用自然温度发酵而成。三是单粮酿造。一般以一种原料进行酿制。四是酒体风格多样。单粮酿造,每种原料酿出的酒体风格不同,玉米酿酒微甜,大米酿酒爽净,糯米产酒绵柔,小麦产酒劲冲。

  拌曲

  发酵

  蒸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Scan me!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