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皋城万象>详细内容

为生猪产业发展注入科技力量
——记市政协委员佘德勇

编辑:宋明俊 来源:本网原创 浏览次数:66 次 发布时间:2020-12-25 10:38:44 【字体:

  “生猪养殖业是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生猪产业占到全国畜牧业产值的一半。猪肉价格出现波动,老百姓生活质量就会受到影响。六安又有生猪养殖的传统,所以我一直立足专业关注生猪产业。”市政协委员、皖西学院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副院长佘德勇在采访中表示。

  佘德勇,1999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专业,有着高校教学研究和生猪养殖指导的双重经历,始终关注生猪产业化发展方向。2011年,佘德勇在中国农业大学攻读动物医学专业博士学位期间,深刻感受到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畜牧业现代化水平的巨大差距,从2015年开始和中国农大的专家教授们一起启动畜牧业智能化装备的研究与开发。

  作为我市引进的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2017年,佘德勇以动物学专业学科带头人的身份再次来到皖西学院。在这几年的工作中,佘德勇带着团队开始了科研之路,共获得了20余项专利,成功将理论成果运用到生猪养殖实践,帮助多家养殖企业迅速占领市场,赢得了市场先机,为养殖业的绿色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我们的产品遍布全国各地,佘教授带领着技术骨干研发了很多产品,我们把产品投放到市场后,反响很大。”安徽国农畜牧科技有限公司销售经理朱琳琳表示。

  2018年以来,席卷全国的“非洲猪瘟”疫情给生猪产业带来了毁灭性打击。作为传统畜牧业大市,我市生猪产业也遭受重创,生猪存栏大幅减少。市场猪肉价格随之逐步攀升,老百姓的生活也受到了直接影响。在严峻的形势下,国家相继出台了多项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的政策措施。如何更好地承接这些措施,佘德勇及时提出了《化危为机恢复生猪产业、打造长三角绿色肉食供应基地》的提案,就我市生猪产业紧抓市场和政策机遇,化危为机、重装出发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担任市政协委员以来,他立足本职岗位和委员职责,既关注生猪行业发展规律,又体察群众生活需求,结合实际围绕推动生猪产业高效生态发展,连续多年通过政协平台提出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生猪产业搞好,对丰富老百姓的菜篮子,提高生活幸福指数十分重要。我们现在的生猪产业规模虽然比较大,但是在科技含量、生产水平提高上还有很大的空间。我是六安人,又是学这个专业的。不论是作为高校的科研人员,还是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我都有责任为这个关乎地方发展和百姓生活的好产业献智出力。”谈到始终关注生猪产业发展的原因时,佘德勇委员如是说。(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黄雪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Scan me!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