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皋城万象>详细内容

万里之外 用爱援助
——我市援南苏丹医疗队侧记(2)

编辑:宋明俊 来源:本网原创 浏览次数:78 次 发布时间:2020-12-01 09:25:18 【字体:

  从9月14日开始,援南苏丹医疗队全体队员就在朱巴教学医院开展正常工作,医院的环境同样一言难尽。每个科室都是低矮黑暗的小房子。院内杂草丛生,敞口的下水道,苍蝇蚊虫非常多,臭气熏天。病房都是一个大通铺,男女混住,脏乱差,充斥着刺鼻的气味。医院缺医少药,完全没有规律的停电,医护人员的缺失等等,让你很难想象这是一所南苏丹国家最好的医院,很难想象这是现在这个时代的医院。

  既来之,则安之,医疗队队员从不抱怨医院的条件,既然不能短时间改变现状,那就必须适应在这困难的条件下开展工作。经过几天的进一步了解,医疗队基本确定了自己的上班模式。

  经过争取,普外科改变了以往的工作模式,从只能待在一个地方被动等待病人找过来到有了自己独立的诊区,每周一、三、五固定外科门诊,以方便能诊治更多的病人。常年高温,诊室内没有空调,连电扇也没有,每次门诊后,全身都像水洗过一样。

  “这里需要手术的病人非常多,当地的患者也很相信我们中国医生,加之经济条件很差,都很期望我们医疗队的技术和免费治疗。”普外科主治医师吴永军告诉记者,苦于医院仅给医疗队周一半天的手术时间,还要等到上午10点以后统一供电,供电时间不超过两小时,全部的手术器械和一次性耗材都要他们自己提前准备、自己消毒,仅能勉强支持每周1-2台规模较小的手术,还要不停地和当地医院的工作人员沟通,才能完成。

  “每当遇到肿瘤或者稍微复杂点的病人,又急需要手术治疗,心里非常着急,总感觉有一身劲使不上,特别是和病人解释,病情需要手术,医院条件不允许我们做这样的手术时,病人不停地流眼泪、只能默默接受的时候,我们心里真不是滋味。”在南苏丹,吴永军尽一切能力帮助他们,遇到急诊,不管是南苏丹当地人民还是我们的同胞,不管是平民还是高官,不管有没有跨自己的专业,只要利于病人的抢救,他都会义无反顾地往上冲,主导参与多例急诊手术。吴永军准备下一步调试和维修南苏丹仅有的一台由我国援助的、从未使用却已经废弃多时的腹腔镜器械,开展腹腔镜手术,把我们国内成熟的腹腔镜技术引用到南苏丹,更好地为南苏丹人民服务。

  因为当地麻醉医生严重短缺,医疗队唯一的麻醉科主治医师谢海燕除了负责医疗队所有手术的麻醉,包括普外科、骨科及妇产科手术,每天还要为当地外科医生的手术提供麻醉服务,应对随时的急诊手术,随喊随到,根本体会不了准时下班的滋味。

  谢海燕真正把医生的一专多能发挥到极致,勇于承担朱巴健康研究院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的麻醉课程带教任务。完全英语教学,没有课本,给她带来了非常大的挑战,每次课前都要花很长时间做好讲义、教学PPT,一遍遍地练习口语,纠正发音,付出更多艰苦的努力。她还要兼任医疗队B超师的重任,每每遇到在南同胞的求助,总能给大家提供赖以信任的检查结果。她多次参加急诊危重患者的抢救,全麻镇静、气管插管,深静脉置管等许多麻醉技术,填补了朱巴乃至整个南苏丹国家的空白。(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宋金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Scan me!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