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详细内容

为基层治理添一抹“流动色彩”
——裕安区推动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

编辑:徐多 来源:皖西日报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5-08-07 09:56:20 【字体:

“以前送单只看楼栋门牌号,现在眼里多了活,瞅见消防栓、灭火器都得多看两眼,路过独居老人家,还总想着顺便问问情况……”近年来,裕安区巧借新就业群体走街串巷的天然优势,引导快递员、外卖小哥化身“流动网格员”,通过“随手帮”“随手拍”等方式融入基层治理,让基层治理的画卷多了一抹鲜活的“流动色彩”。

百名骑手“入格”,激活治理末梢

  该区城南镇振兴共和城片区的骑手张勇,五年间跑遍了片区的每栋楼宇,是名副其实的“活地图”。5月初,他发现片区某单元楼两部电梯坏了一部,高层住户多导致电梯格外拥挤,既影响居民日常出行,也给骑手送餐带来不便,更藏着安全隐患。他当即通过“裕事慧办”平台上报,社区联合市场监管所、物业公司当天到场处理,次日电梯便修复完毕。事后,张勇不仅接到问题解决的反馈电话,还获得了志愿者积分,更被聘为社区“流动网格员”。

  “现在看到楼道堆杂物、消防有隐患,都会下意识拍下来上传。”张勇说,成为“流动网格员”后,总想着为城市多做些事,那种被信任、被需要的感觉,让他充满成就感。据悉,裕安区已选聘100名快递员、外卖小哥等新就业群体进网入格,以“流动网格员”身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让治理触角延伸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顺手捎带助力,架起便民桥梁

  “感谢外卖员小郭,常帮我捎米面油,不然我这腿脚根本带不动。”该区西市街道落水桥社区的王阿姨提起此事便赞不绝口。今年,王阿姨向社区反映,自己腿脚不便,从超市买的重物难以带回家。社区立刻联系小区外卖员小郭,为两人搭建“顺手捎带”联系机制,由小郭定期帮王阿姨运送生活物资。

  “新就业群体是基层治理的‘新力量’。”该区西市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刘浏介绍,通过建立“顺手捎带”联系机制,引导快递员、外卖小哥参与治理,有效提升了服务效能。目前,裕安区“流动网格员”已通过微信群、“裕事慧办”平台等渠道,累计反映飞线充电、道路安全、环境卫生等民生诉求150余件,快递员、外卖小哥等新就业群体从居民眼中“最熟悉的陌生人”,悄然变成了贴心的治理好帮手。

凝聚共治合力,双向奔赴同行

  如何持续调动100名“流动网格员”的积极性?裕安区的做法是“先服务、再聚力”。今年3月,裕安区委社会工作部联动多部门创新共建机制,将闲置社区用房改造成全市首个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集招聘管理、骑手服务、矛盾调解等功能于一体,为他们打造专属的“温馨港湾”。

  与此同时,该区依托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等多方资源,建起96个暖“新”驿站,提供休息、饮水、充电等服务。区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还定期开展法律援助、技能培训、专场招聘等活动,并选树先进典型,构建全方位关怀体系。这份“你为城市服务、城市为你护航”的双向奔赴,让新就业群体在感受城市温暖的同时,更主动地融入基层治理,凝聚起共建共享的强大合力。(江松 记者 张世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