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重整,让绝境企业“涅槃重生”
腌制、滚揉、蒸制、消毒……一袋袋鸡胸肉经过简单的几个步骤,即可包装发往全国各地,新鲜出炉的还有照烧帕尼尼、新奥尔良鸡肉披萨等各种预包装食品,这是近日记者在位于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安徽祈发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加工车间里看到的场景……热火朝天的生产场面背后,很难将它与“破产”二字关联在一起。
就在五个月前,祈发食品公司欠付98名职工工资160万元,欠付110名债权人各项债权1.08亿元,其中60周岁以上民间借贷老年债权人占80%,公司陷入债务困境濒临破产。在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公司破产前,债权人及职工多次到政府部门上访,要求公司偿还债权。5月29日,安徽英锐律师事务所接受金安区人民法院指定,担任安徽祈发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管理人。
“案件受理后,我所便建立清算破产企业甄别机制,开展大量扎实细致的工作,通过全面挖掘企业的资产优势、发展潜力等因素,积极引导和推动企业重整再生。”安徽英锐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尤良旺告诉记者,能否进入重整程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是否具备重整价值,综合考虑到祈发食品公司具有良好的品牌积淀和经营价值,作为破产管理人,决定对公司进行重整。
从接受人民法院指定到人民法院裁定批准重整计划,仅用了58天时间。这期间,管理人多次与金安区人民法院、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召开“府院管”联动协调会议,讨论祈发食品公司破产重整细节。在祈发食品公司无恢复经营启动资金的情况下,律师事务所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从律所有限的资金中筹措300万元,用于盘活祈发食品公司生产经营。
8月12日,在管理人的努力下,祈发食品公司债权人会议高票通过重整计划,并获得金安区人民法院裁定批准重整计划。在管理人的监督管理下,祈发食品公司从维修设备、招聘职工、购买原材料入手,仅用20天时间,于9月2日顺利恢复生产。目前生产稳定,产品销售较好。
重整,让困境企业迎来了重生,看到了希望。原六安华源制药有限公司是一家有着60年生产经营资历的外资医药制药企业,因资金链断裂,于2021年3月被金安区人民法院裁定破产清算。由于华源公司占地面积较大,且是六安市规模最大的医药制药企业,拥有医药经营资质和三十多种药品及原料药注册证。为了华源公司涅槃重生,安徽英锐律师事务所作为破产管理人积极招募重整投资人,协助六安市政府、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到山东、河北、上海、湖北、浙江、山西等地进行招商,通过“府院联动”机制,招募重整投资人,近期有望与重整投资人签订重整投资协议,恢复华源公司生产经营。
记者了解到,为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安徽英锐律师事务所近年来先后办理破产案件80件,其中预重整案件6件、重整案件8件、破产和解3件;处置或优化配置资产价值20余亿元,为职工挽回经济损失8000余万元,涉及债权人2000余家,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记者
谢菊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