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观察】杨絮纷飞何时休? 安徽林业部门:五月下旬飘絮会逐渐消失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我在夏日的艳阳里杨絮纷飞,你在起风的日子里喷嚏不止。”5月14日,合肥市民小刘在朋友圈发出这句感慨,引起不少好友共鸣。
立夏以来,安徽多地都飘起了杨絮。漫天飞舞的杨絮飘飘扬扬,无孔不入,让不少市民倍感苦恼。这些杨树飞絮是怎样产生的?对人体健康是否有害?有关部门如何治理?对此,本网记者前往合肥市区部分街道进行探访,并联系省林业部门对群众关切一一回应。
探访:这条路杨絮出没市民摘下口罩又戴上了
太湖路两侧都种植着高大的杨树,入夏后更为枝繁叶茂。
“现在都不敢带宝宝出门,生怕飞扬的杨絮会进入宝宝呼吸道。”连日来,不少出行的合肥市民王女士反映称,眼下纷飞的杨絮既怕吸到嘴里,又怕飘到眼睛里。与王女士一样,不少市民也有这样的疑惑,“此时杨絮为何何其多”……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进行了一番探访。
5月15日上午,气温回暖,一些出行的市民都摘下了口罩。不过,行走在太湖路上,随风飘舞的杨絮让过路于此的市民又重新戴上口罩。记者从太宁路口径直向西走到太湖路与桐城路交口,太湖路两侧都种植着高大的杨树,入夏后更为枝繁叶茂。不过,这些杨树飘下的柳絮犹如飞雪,让记者有些应接不暇,也不得不带上了口罩。
与记者同行的小宋是安徽农业大学农学专业的学生。小宋介绍,杨树生长迅速、遮阴效果好、耐旱、抗病虫害等多种优良特性,成为造林的主要树种。“而杨树属雌雄异株,其中只有雌株产生飞絮。”小宋说,杨树的果实成熟开裂后,在风力作用下,种子借助白色绒毛在空中飘荡,寻找合适的生长地点繁殖,形成飞絮。“一般到了5月底杨絮飘飞的情况会有好转。”
观点:外出沾染飞絮后用温水洗脸
太湖路两侧都种植着高大的杨树,入夏后更为枝繁叶茂。
遇到过敏症状,要怎么办?杨絮对人体是否会造成危害?面对市民关心的问题,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齐保龙认为,飞絮本身无毒无害,但在空中飘落的过程中会携带一些灰尘和细菌,有过敏体质的人接触或吸入杨絮后,容易引起流鼻涕、打喷嚏、呼吸急促等症状。
“对杨絮过敏的人,出门前要做好防护措施,戴上口罩,尽量避免与杨柳絮接触;杨絮的花粉携带过敏源,容易引发过敏性结膜炎。”齐保龙说,当有杨絮飘入眼睛时,不要用手去揉,若杨絮进入眼睛深层,建议及时用水清洗;外出后沾染上了杨絮,应当要及时清除,最好用温水洗脸。另外,婴幼儿容易感染过敏性哮喘,在飞絮季节尽量少带出门。
林业部门:5月下旬以后飘絮会缓解不少
“正值春季,杨絮纷飞,到处白茫茫一片,不少老人儿童也因此患上了呼吸道类疾病或皮肤过敏,对人们的生活质量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影响。”日前,有网友在安徽省林业局网站留言:“漫天杨絮为哪般?”
对此,省林业部门回应称,杨树是我省三大主要造林绿化树种(松、杉、杨)之一,集中栽培于淮北平原、长江沿岸、江淮之间。近年来,由于我省现存的杨树陆续进入成熟年龄,雌性杨树普遍进入开花结实阶段,每年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不少地方出现杨树飞絮现象,一般持续20天左右,高峰期1周左右,其间逢雨水可以有效抑制飘絮。5月下旬以后飘絮就会逐渐消失。
当前,全省各地林业部门主要在四个方面采取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开展杨树雄性品种(即不飞絮的杨树品种)选育工作。目前,我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已选育出不飞杨絮的雄性杨树,正在各地进行育苗和造林推广。今后在造林设计和实施中,将逐步用雄性杨树替代和改造我省雌性杨树。
积极引导栽培薄壳山核桃等树种。为解决我省皖北和江淮之间树种单一、杨树栽培面积过大等问题,2010年,林业部门组织专家研究可替代、效益好、群众易接受的树种。经论证,引进薄壳山核桃等树种,以材用或果材两用等方式,在适宜区进行四旁、林网造林和果用型成片栽培,现已在江淮、淮北建立了薄壳山核桃定点育苗基地和造林示范基地并加以推广。
积极推广乡土树种。采取多林种、多树种、多品种造林模式,加大乡土树种的育苗和造林。通过开展全省“三线三边”绿化提升行动和国家淮河流域防护林工程、农业综合开发林业生态示范项目等,大力推广栽植泡桐、楸树、国槐、刺槐、楝树、臭椿、银杏等乔木型乡土树种。
继续贯彻“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大力发展银杏、楸树、麻栎、柏树等珍贵用材树种。按照工作计划,正在进行上述珍贵树种的种质资源收集和繁育,将通过珍贵树种造林,实现民生林业与生态林业的有机结合,逐步降低杨树栽植比重,减少杨树飞絮及虫害,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记者 史睿雯 吴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