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安徽新闻>详细内容

安徽:融合发展旺产业,挺起乡村振兴“主心骨”

编辑:高方勇 来源:中安在线 发布时间:2020-04-20 09:40:21 【字体:

  全省首批24个县区探索“一县一业(特)”全产业链发展

  ——以融合发展壮大现代产业体系,厚植现代农业发展动能

  当前,小麦主产区正值赤霉病防治关键期。

  在阜阳市,大田农社阜阳农事服务中心里,大屏幕上时刻显示着数百架无人机的作业情况。“每一台作业情况都可以实时查看,锁定飞行速度、高度、喷药流量等,确保质量。 ”据阜阳市颍州区植保站站长曹翔翔介绍,这是继当地政府购买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后,再次尝试购买第三方服务,监督作业质量,确保防治效果。

  截至目前,全省已投入服务组织近4000个,防治小麦赤霉病近3300万亩次,统防统治率7成以上。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今年省委一号文件以大篇幅部署“促进农业稳产保供和乡村产业发展”,既强调稳定粮食生产,也提出发展富民乡村产业,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批”工程,同时要求健全面向小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近年来我省农业融合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从种植到加工再到生产性服务业、物流、电商等交叉融合,现代产业体系在壮大,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增添后劲。

  今年,我省将再投入1300万元,在肥东县等72个县(市、区)建设130个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提高农机利用率,提升管理水平。 “自2017年起,我省已累计投入资金超4060万元,扶持建设346个综合农事服务中心。 ”省农业农村厅农机管理处负责人介绍。

  农产品加工业就业带动能力强,对产业链的拉伸作用突出,是近年来我省农业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今年省委一号文件提出,年内要新增产值超50亿元农产品加工园区3个、产值超10亿元龙头企业10家。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

  为此,近日我省公示了首批24个“一县一业(特)”全产业链示范创建单位,重点围绕优势特色产业,探索构建完善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实现生产基地稳固、加工提档升级、销售渠道畅通。

  到2025年,我省将力争每个县至少重点培育1个优势主导产业全产业链发展。

  创建一批休闲农业示范县、示范园区

  ——立足生态和资源禀赋优势,打造长三角“大菜园”和“大花园”

  4月10日,天气晴朗,记者来到岳西县石关乡,公路两旁的田地里,不少农民在“插秧”。

  “这可不是水稻,是茭白。 ”家住马畈村的刘三一有30多亩茭白田,机器翻了地,最近雇了两个工人,正忙着插茭白苗。 “这地里原来种过水稻,现在已经种了10多年茭白了。 ”刘三一说,茭白地里套养鸭子,每年纯利润10万多元。

  找准地区优势,小特产也能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大作用。今年省委一号文件提出,要建设100个以上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年内新培育“三品一标”农产品1000个以上。

  平均海拔高达847米的石关乡属于高寒山区,不适应种植水稻,但冷水田多、昼夜温差大的特殊生态却是发展高山蔬菜的优越条件。 “不仅产量高、品质好,经济效益也非常高。 ”石关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王界体介绍说,岳西茭白夏天上市,与苏浙茭白错季销售,正好又填补了长三角菜市场的“伏缺”,销路和价格也更有保障。

  如今,茭白种植成了石关乡的主导产业,现全乡茭白种植面积12000亩,占水田面积90%以上,涉及农户2800多户,年产茭白18000吨,产值8000多万元。

  省委一号文件提出,要创建一批休闲农业示范县、示范园区,打造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4月9日,记者来到位于潜山市水吼镇天柱村的天柱山卧龙山庄。林荫小道密布、溪水清澈环围,几座小木屋掩映在山水之间,颇有几分古趣。站在山庄中,面北仰望,雄奇巍峨的天柱山主峰尽入眼底。

  虽然紧挨着天柱山主景区,但天柱村过去并不富裕。天柱山卧龙山庄负责人葛结林说:“以前不通公路,山上竹木运不出去,耕地也少,年轻人都外出务工,村里的日子比较苦。 ”在地方政府和旅游部门的支持下,近年来水吼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清明假期时生意很好,58间房全部客满,总共接待500余人。 ”葛结林说,山庄游客年接待量近20万人次,年效益达600万元。他又指了指盘山公路边几栋挂着民宿、客栈招牌的3层小楼说:“村里现在有30多个农户在办农家乐,靠着做游客生意,不仅大家的生活富裕了,我们这个海拔700多米的小村子,人气也旺了。 ”

  2019年,潜山市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超150万人次,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2万余人,旅游总收入达2亿多元。

  今年,我省将继续创建一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紧紧抓住实施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战略重大机遇,着力打造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年内新建50个左右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

  ——加强各类技能培训,深入推进返乡农民工创业工程

  暮春时节,在宣城市宣州区水阳镇雁翅社区,乾兴村村民陶和平麻利地打扫完街角。

  “疫情期间没法摆摊卖早点,社区就给我临时安排了个‘保洁员’的活儿,补贴些收入。另外我还参加了线上技能培训,跟着视频学做面点! ”4月15日,陶和平告诉记者。

  针对促进农民工就业和返乡创业,省委一号文件中提出了具体举措,包括“支持各地开展家政服务、养老护理、医院看护、餐饮烹饪、电子商务等技能培训”,“鼓励各地设立乡村保洁员、水管员、护路员、生态护林员等公益性岗位”等。

  疫情发生以来,全省各级人社部门积极开展线上技能培训工作。在宣城市,贫困劳动者、农村转移劳动力等群体享受了免费线上就业技能培训。

  “我原先在雁翅小学附近售卖早点。上个月,村干部通知我参加线上培训,说是面点制作、美发、插花啥都有。但我不会操作,心里急得很。 ”陶和平说。了解情况后,宣城市双华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的徐开蓉老师,跑了七八个村子,手把手教会了陶和平等学员如何上网学习。 “接受培训后,我做面点更讲究火候,也更有章法了。接下来老师还会进村开展操作指导,我很期待。 ”陶和平说。

  促进“领头雁”返乡创业,还要跟农村产业发展结合起来。 4月15日上午,舒城县明公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仓库内,员工正忙着将猪肉从冷库内取出,打包发货。公司负责人魏霞站在一旁,不时检查一下猪肉质量。

  “10多年前大学一毕业,我就和老公返乡养殖土猪。2016年,我们开始线上销售土猪肉,去年线上销售额达1000万元。 ”魏霞告诉记者。在舒城县百神庙镇金桥村,这家农业公司还牵头成立了当地养猪专业合作社,带动一般农户108户、贫困户37户进行生态养殖,并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加入合作社后,农户养殖的生猪价格比市场价高出0.5元/斤,卖出了好价钱。

  “对返乡创业者来说,最想得到的支持是资金和场地支持。有了资金和场地,创业者才能在农村成立自己的公司和基地,进而成就一番事业、带动就业。 ”魏霞告诉记者,就发展农产品电商而言,目前在农村还面临“电商人才”难招的问题。

  针对这些痛点,省委一号文件也有所回应:在支持各地开展的各类技能培训中,“电子商务”赫然在列;深入推进返乡农民工创业工程,年内新建50个左右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 “打通堵点,广阔农村将留住更多的创业者,农业产业化也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魏霞说。(记者 史力 田婷 彭园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