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焦点访谈》聚焦“合肥共享员工”
合肥推出3种共享员工模式让企业吃“定心丸”
部分共享员工上岗前合影。
央视报道。
江淮晨报讯 疫情之下,企业人员不到位,开工时间推了又推,如何才能尽快帮助企业破解复工难题?
4月12日晚,央视《焦点访谈》栏目以《共享员工帮助企业复工复产》为题,报道在疫情期间,各地积极倡导共享员工帮助企业复工复产。在这期15分钟的节目中,“合肥共享员工”现象引发关注,占据将近7分钟时长,合肥所倡导的“政府主导、协会倡议、企业协商、员工参与”共享模式成为节目中的“合肥经验”。
A
《焦点访谈》聚焦:高铁乘务员“变身”生产线员工
4月12日晚,央视《焦点访谈》重点对合肥的共享模式进行了报道。节目聚焦“高姐”来联宝上班助力“造电脑”。
在联宝(合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宝),生产线上正在进行电脑显示屏的组装。陆少华正在负责包装线体,这是第一道工序,她要将电脑放置在流水线上。
陆少华是上海华铁旅客服务有限公司的一名乘务服务员。一直在高铁上跑车的乘务服务员怎么会到生产线上工作呢?
联宝是联想在全球最大的PC工厂,也是安徽最大的进出口企业。原本企业在大年初四就应该正式开工了,受疫情的影响,人员不到位,开工时间推了又推。
像联宝面临的窘境在合肥并不少见,由于安徽是制造业大省,很多制造企业需要大量的员工,可因为疫情,员工一时回不来,用工短缺成为了普遍现象。而另一方面,不少餐饮和旅游企业也纷纷向合肥市人社局反映,自己的员工没事做。
在合肥人社局的协调对接下,合肥当地的不少中小企业通过本地化的共享员工方式缓解了暂时性的用工困难。然而,联宝生产基地的问题却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因为他们的人员缺口有1000名。
如何化解企业的燃眉之急呢?合肥市人社局找到了申博人力资源集团,希望帮企业寻找到更多员工。
2月14日,从申博传来消息,从事高铁服务的上海华铁旅客服务有限公司因为不少高铁停运,有很多员工暂时没有工作任务,愿意进行员工的共享。
2月24日,华铁公司的100名员工作为跨省共享的首批试点,分别从江浙沪等地乘坐高铁抵达合肥。随着第一批员工顺利抵达,2月25日、29日,又相继有两批共享员工来到了联宝。
按照规定进行隔离之后,近700名共享员工经过快速培训,被安排在了一些比较容易上手、操作相对简单的岗位上。随着共享员工的加入,联宝的用工问题得到缓解。
像这次的共享,合作期为一个月,职工薪酬、社会保险等所需资金由输入企业联宝按照协议约定支付给输出企业华铁公司,再由华铁公司及时足额发放。
除了合肥与上海的企业对接,合肥白色家电企业也与四川进行了跨区域共享员工探索。合肥市公共就业人才服务管理中心主任曹静表示,合肥市专门对共享员工输出的企业予以一个人补助400元,共克时艰。
《焦点访谈》点赞道:像这样新的工作模式,本是危机之下的无奈之举,但却破解了复工企业的燃眉之急。当下复工复产跟前一阵相比,又进入了新阶段。不少地方和企业面对新的困难,开动脑筋,危中寻机,积极想办法破解难题,而一些办法,不仅是针对眼前的务实之计,也为以后新的经营方式、运营方式进行着有益的探索。
B
合肥推出3种“共享模式”保障企业用工
《焦点访谈》报道的正是合肥市力推的发动人力资源机构协调共享员工模式。此外,合肥还力推本地企业之间共享员工、企业集团内部异地共享员工2种模式。
自2月10日起,合肥市工业企业开始陆续复工。一些工厂有活没人,工人因为各种原因还在老家,不能及时返回。而餐饮、文化等行业又因尚未复工,员工闲着没活儿干。合肥市积极倡导“政府主导、协会倡议、企业协商、员工参与”的共享模式,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人社部门发布《到复工企业就业的倡议书》,鼓励引导服务业员工转移到工业企业临时就业。各级公共就业人才机构摸排发布辖区有共享员工需求企业的需求岗位、聘用条件、薪资待遇、工作地点等信息。
在此基础上,合肥市积极引导本地企业之间共享员工、倡导企业集团内部异地共享员工、发动人力资源机构协调共享员工,通过3种不同的模式保障企业用工。
合肥经开区海尔工业园的119名共享员工分别来自世纪金源大饭店、卓泰安检和金陵大酒店。京东物流的24名共享员工来自卡旺卡、志邦厨柜。4月10日,海尔工业园132名家用空调组装工人来到合肥宝龙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从事笔记本电脑组装工作。
合肥长虹美菱通过共享员工的方式从四川绵阳长虹总部调剂598名体检合格员工,从江西美菱调剂共享员工157名,实现了企业集团内部共享员工异地间的临时流动。
在中介机构协调方面,除了申博提供的高铁员工,安徽皖信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共享员工来到合肥市恒新基电子有限公司工作。
C
合肥发布共享员工岗位数6000个
把共享员工引进来,如何更好地让员工尽快适应新岗位,后续的服务成为关键。
对此,合肥人社部门精心组织企业双方进行对接,现场了解防疫措施、工作环境、福利待遇等情况,双方友好协商,共同约定责任与义务,签订共享员工合作协议书。指导企业做好员工接待、培训、防疫等事前准备。
“我们建议将共享员工安排在一些相对简单的操作岗位上,安排专人做好跟踪服务工作。”合肥人社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共享员工已成为合肥企业应对疫情而进行劳务合作、积极自救的一次创新之举,有利于减轻服务业成本压力,增加工业企业人手,更有助于员工增加收入,得到了对接企业双方和共享员工的一致好评。
截至目前,合肥发布共享员工岗位数6000个,已有海尔、长虹美菱等17家复工企业通过共享员工模式临时接收世纪金源大饭店、卓泰安检等21家公司员工2353人,有效缓解了招工与就业“两难”困局。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周洪 通讯员 范家生 王绍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