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组建高水平重大传染病综合研究中心
3月10日,安徽省重大传染病综合研究中心签约仪式在安徽医科大学举行。安徽医科大学、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三家科研院所联合共建安徽省重大传染病综合研究中心,将有效整合多学科力量,共同组建高水平重大传染病综合研究队伍,推进科研攻关和临床、防控实践结合,更加有力地支撑重大疫情应急处置,提升我省在传染病相关生物医药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安徽医科大学、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单位,在基础与临床医学、病原微生物学、生物检测技术、流行病学和新药疫苗创制等方面各具优势、高度互补。三家单位联合共建将有效科学研究、疾病控制、临床治疗等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提升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以及以后可能出现的新发疾病的科研能力。 中心成立后,将针对传染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核心环节,在重大传染病检测、诊治、防控及社会应对等方向开展综合研究,集中力量突破传染病机理、检测、诊疗、防治和社会应对中一系列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建设一支高水平重大传染病综合研究队伍,提升我省在传染病相关生物医药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在抗“疫”斗争奋力推进的同时,也暴露出公共预防和卫生资源的储备不足,尤其是重大传染病综合防治机构缺乏,造成多学科间联动互通不够,开展防控时协同作战能力不足,亟需加强科研协调和整合。
安徽医科大学的抗“疫”科研攻关,在组织实施应急攻关项目、运用新一代信息和互联网医疗技术,以及科技力量积极支援基层等多层面同时展开。自1月底以来,安医大紧急组织了临床、流行病学、药学、心理学和卫生管理等优势科研力量,先后立项三个省级应急攻关项目,十个校级应急攻关项目。项目针对疫情防控工作中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涉及临床病程、临床影像、疫苗开发、疾病传播、药物研究、心理卫生、舆论引导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在我省首次利用5G技术,通过建设云端数据处理系统,实现隔离病房患者、病区医生和异地指导医生的实时交互和多端会诊。在重大疫情的紧急状况下,打破距离、时间、机构的种种限制。安医大科研人员还在淮北市、六安市等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急需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和公共卫生领域专家的情况下,奔赴基层支援疫情防控流调工作,抽丝剥茧基本掌握病例感染的来源和途径,最大限度防止疫情扩散。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紧急部署开展了核酸快速检测技术科研攻关,成立“新型冠状病毒检测技术与装备联合攻关项目组”,针对新冠病毒传染性强的特点,以最快的速度开展了核酸快速提取试剂盒的研发,同时完成了一体化核酸检测装备的方案设计,可实现“样本进、结果出”的自动化核酸快速检测。物质院药物学研究团队启动了“院长特别应急基金”项目,开展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研究,完成了应急临床可尝试药物的相关科学原理和初步公共数据的收集、评价、选择等。同时,为满足当前的防疫紧急需求,制订了临床应急可尝试用药草案。草案以各种临床特性已知的“老药”为主,且有一定真实世界的使用证据,或者科研文献数据支持,为疫情防控提供参考。
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我省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标本开展基因组测序工作,成功获取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序列。通过比对分析,所获得的基因序列与BetaCoV-Wuhan-IVDC-HB-01-2019基因相应片段一致性为99%。在获得国家卫健委批准开展新型冠状病毒培养活动资格后,启动病毒的分离培养实验,通过3个细胞系成功分离到2株高滴度的病毒株。据公开资料显示,我省是全国第六个分离出病毒株的省份。分离得到的病毒株可用于疾病谱、传染谱、疫苗研制、抗病毒药物筛选、快速检测试剂开发以及消毒灭菌效果评估等研究领域,为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预防和治疗有着重大意义。(记者 陈婉婉 通讯员 程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