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安徽新闻>详细内容

从这里,看见安徽的底气!

编辑:高方勇 来源:中安在线 浏览次数:26 次 发布时间:2025-04-27 09:46:41 【字体:

  安徽生产总值连跨三个万亿元台阶,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大省”向“新兴产业聚集地”的跨越式发展;平均每1分钟,就有3辆新能源汽车、5片12英寸晶圆、40台笔记本电脑、1430片液晶面板生产在安徽下线……

  这些年,安徽经历了什么,做对了什么?

  安徽正加快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改革开放新高地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推动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新兴产业“树林变森林”、未来产业“小树变大树”。

  

  下好创新先手棋,安徽正努力往前赶!

  合肥科学岛“人造太阳”再创纪录,实现可控核聚变千秒稳定运行;中国首次实现万公里星地量子通信,直达南非;“祖冲之三号”问世!再创全球量子计算优越性里程碑……这些重大原创科技成果,都诞生在今年的安徽。

  今年一季度,安徽汽车产量76.2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量37.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8.2%、83%,总量居全国第一。

正在合肥派河港装船的新能源汽车 陈家乐/摄

  一季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12265亿元, 同比增长6.2%。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0.1%。

  以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前瞻布局未来产业为重点,安徽瞄准今年新目标:加快打造4个万亿元级、4个超5000亿元、3个超3000亿元、3个超千亿元产业矩阵。

  安徽为什么能够把握住一个个时代机遇?靠的是政策引路、规划先行、生态赋能、聚链成势,以“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互动机制,推动项目落地共赢。

  全省各级政府、各地企业、高校院所、金融机构携手合作,展现出看准了就坚定不移干的强大行动力。

  科技创新提供源动力,产业腾飞积蓄新动能。经济持续发展的韧性、信心,在当下,更在未来。

  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是安徽最硬核的底气!

  

  今天,第三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在合肥启幕。这里有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风口,有面向未来的发展机遇和增长的“门票”。

第三届科交会在合肥开幕 徐旻昊/摄

  国内外的目光汇聚于此,一群“造风者”和“追风者”,在这里展览展示大量前沿科技创新成果,展现科技、产业、人才和金融等创新资源融合贯通的“热带雨林”活力,推进深层次、多领域的成果转化落地合作。

  安徽创新的金字招牌越来越亮,安徽创新的“家底”越来越厚,安徽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

  近年来,安徽完善前沿科技研发“沿途下蛋”机制,畅通从“书架”到“货架”的成果转化通道,全面推开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出台《顶尖孵化器建设实施方案》,常态化开展“双创汇”“高校院所行”等成果路演活动,完善技术经理人激励政策……创新生态不断走向成熟。

  这里,有大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乔木层”,有中小企业、孵化器、金融机构等“灌木层”,还有政策、市场、基础设施等“土壤层”。

  有了这样的创新生态,就能持续抢抓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新机遇。

  

  以“科技打头阵,创新赢未来”为主题的第三届科交会, 搭建科技成果、技术需求、科技金融、科技人才、科技招商五大对接平台 。

  高规格和专业化、品牌化是大会的绚丽底色。自2021年创办以来,在安徽举办的科交会,邀请国家有关部委、两院院士、知名高校院所、国内新兴产业头部企业、投融资机构等参会。

  “转化交易”是大会的重要落点。从会前到会中再到会后,成果和需求全流程跟踪对接,加速项目签约落地。前两届累计签约科技成果转化项目412项,总金额达1208亿元。

国产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亮相科交会 程兆/摄

  今年大会将展示2578件国内外最新科技成果。参展单位1501家。大量科技成果密集发布,见证中国科技的飞速发展,实现更多创新技术和市场需求之间“双向奔赴”、精准对接。本届科交会筹备启动以来,已促成对接交易项目401个,金额超1000亿元 。

  这个平台,让与安徽创新同向同行的伙伴,看到安徽创新发展的热忱与务实,吸引融合更多资金、技术、人才纷至沓来。

  这个盛会,成为国内外创新主体和投资者的巨大机遇。在这里,人们能看到一个生机迸发的中国,蕴含怎样的内生动力;看到一片生机勃勃的创新森林,如何不断孕育奇迹。

  撰稿:吴晓征 鹿嘉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Scan me!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