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安徽新闻>详细内容

公共服务便利共享 打造长三角民生幸福圈

编辑:高方勇 来源:中安在线 浏览次数:25 次 发布时间:2025-03-18 09:13:02 【字体:

00:00 / 00:00
正常
加载出错

  聚焦民生期盼,增进民生福祉是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自2018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安徽不断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积极对接公共服务,让百姓生活“同城化”“品质化”,把长三角民生幸福圈越做越大。

  本台记者 朱文超:这里是合肥市庐阳区政务服务中心,在我的身后,是长三角一网通办窗口。在这里,长三角地区的居民办事不用来回跑,靠数据“无感漫游”就能坐享“同城服务”。

  一大早,从浙江永康来安徽合肥工作的朱志斌就来到了合肥市庐阳区政务服务中心办理购房入户手续,依托长三角区域跨省户口迁移改革,将户口迁移、户籍证明出具等事项一次办理,集中办结,居民只需在迁入地一次性办理,三天内就可以拿到户口本。

  合肥市民 朱志斌:以前办理登记入户,需要两地来回跑。现在好了,只需要提交一次手续,在家里就可以等着户口本送来。长三角“一网通办”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办事的便利。

合肥市庐阳区数据资源管理局政务服务指导科 工作人员 王婷

  线下窗口承接152个长三角一网通办事项,今年以来,我们共办理了户政类、企业登记类、婚姻登记类业务跨区域通办671件。

  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截至目前,居民服务“一卡通办”事项扩大到78项,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事项扩大到176项,长三角群众越来越多地感受到一体化发展的“红利”。一体化发展交通先行。这段时间,沪宁合高铁安徽段项目全面进入黄金施工期。沪宁合高铁全长554.6公里,计划2027年通车,将在上海、南京、合肥都市圈间建起又一条快速新通道。

  中铁十四局集团沪宁合高铁安徽段站前二标项目经理部 项目书记 田超:科学部署,精准施策,早日打通连接沪苏皖重点城市群的铁路大动脉,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交通支撑。

  2024年,长三角地区池黄高铁、杭温高铁、宣绩高铁等7个项目建成投产,开通新线733公里,占全路投产总里程的23.5%,截至2024年底,长三角铁路营业里程突破1.5万公里,跃居全国铁路第一。发达完善的铁路网,已经成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标志之一。发挥长三角地区密集的高铁路网优势和文旅资源优势,安徽以“高铁+旅游”为切入点,与沪苏浙相互赋能。长三角超级大环线串联起上海、苏州、南京、合肥、杭州等多个城市,和黄山、九华山、千岛湖等多个风景名胜区,沪苏浙皖一市三省借由这条高铁线路连线成“圈”,拥抱得更加紧密。

  池州市杏花村文化旅游区 党工委副书记 杜宇:对于我们景区而言,无疑是一场意义深远的发展东风,极大拓展了我们的客源版图,将长三角区地区经济发达、消费力强劲城市的游客,吸引到我们这里,景区的游客数量和市场份额增加了40%。

  广德市卢村乡甘溪村党委书记 村委会主任 李卓雷:紧紧抓住沪皖共建长三角广德康养基地建设契机,围绕“候鸟式异地养老”、“疗养式旅居养老”和“田园式沉浸养老”等康养路线,做足生态特色文章。

  穿越皖南水墨山区,横贯之江诗画走廊,串联江南生态水乡。2024年,沪苏浙来皖游客超1亿人次,占安徽省外游客的56.3%。长三角文旅一体化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不仅是交通、旅游,作为长三角的“上进生”,近年来,安徽通过加强与沪苏浙沟通对接、深化合作,在医疗方面不断深入探索。“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是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在卫生健康领域首个重大项目,也是安徽省首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截至目前,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已累计派驻29个学术主任团队、74名专家,接诊7882名患儿,顶级儿科专家为安徽及周边省份的289名危重患儿进行了高级别手术。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副主任医师 王翔:每周一来这边,周五看完门诊然后再回上海,基本上我的主要医疗工作都放在了安徽。

  患者家属 刘敏:上海的专家过来,带宝宝过来看,也很方便,离家也很近,我们就不出县城也就享受到上海的医疗水平。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带来了更多优质资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医疗、交通、文旅、养老等民生各个环节的服务供给差距正在加速消除,人民尽享地区发展红利。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皖浙处 副处长 卞良

  坚持民生共享是国家长三角规划纲要明确的五个基本原则之一。我省主动对接,三省一市共同发力、加强政策协同,加快推进各领域公共服务便利共享。一体化发展的成果让广大老百姓有了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Scan me!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