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安徽新闻>详细内容

七彩的她|CRAFT直线装置巾帼突击队:“赤霄”出鞘

编辑:高方勇 来源:中安在线 浏览次数:18 次 发布时间:2025-03-06 09:16:26 【字体: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赤霄”是汉高祖刘邦的佩剑名,随其征战天下,开创大汉基业。在合肥科学岛上,也有一个“赤霄”,它就是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大科学团队成功研制出的超导直线等离子体装置,这台“利器”是目前国际上综合参数水平最高的直线等离子体装置。“赤霄”出鞘将大大加速我国下一代“人造太阳”——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面向等离子体材料的测试研发进程。

WechatIMG125.jpg

CRAFT直线装置巾帼突击队

  在装置建设征程中,一支以女性科技工作者为主体的“CRAFT直线装置巾帼突击队”,发挥巾帼不让须眉之风采,在装置研制的关键岗位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项目的成功作出了突出贡献。团队成立于2022年,平均年龄33岁,队内成员具有不同的专业背景,涵盖等离子体物理、材料科学、机械工程等领域。她们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工程经验,还展现了极高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赤霄”装置集成与调试负责人杨鑫告诉记者,该项目时间紧,任务重,正是团队上下团结一心,攻坚克难,才有了“赤霄”利刃的准时出鞘。

  “在项目制作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挑战。”据悉,在项目进展过程中,在一项具体操作中,团队遇到了一个关键问题。“在等离子体放出后,我们需要用靶板上的探针进行测量,然而,由于工艺复杂,靶板的一个关键部件没有按时交付。”面对这一突发情况,杨鑫迅速启用了预研平台上成熟的靶板进行替代。但新的靶板运动行程不满足要求,如何将靶板对准等离子束的中心成为了一个难点。“为此,我们想尽办法,最终通过外在的定位方法,成功将等离子体打到了靶板的中心。”

  回忆起那段时间,她告诉记者,为了按时交付,团队经常加班加点。“特别是在去年国庆节后到年底验收前的那段时间,我们基本上没有周末,每天都在现场盯着,有时晚上甚至工作到十一二点。”

WechatIMG124.jpg

CRAFT直线装置巾帼突击队

  对于这段经历,团队成员李雪纯也深有感触,她主要负责承接等离子体的高热靶板的更新设计工作,并希望在靶板上完成对于等离子体参数的测量工作。

  “我负责的靶板设计工作从2024年七八月份开始,历经了半年多的时间,在这期间,我们针对靶板的设计进行了多次改进,主要围绕绝缘和冷却两个方面。”冷却方面,由于装置参数高,热流大,因此团队需要特别考虑冷却问题;绝缘方面,则是为了更好地测量等离子体参数,提高测量的准确性。这两个方面可以说是靶板设计的两大痛点。

  在这半年里,她们对设计进行了多轮优化,并在小装置上进行了一些验证,经评估认为设计已初步成熟后,便投入加工并再次验证,再放到大装置上。在大装置上,又进行了多次改进,从宏观的整体设计架构,到微观的具体细节,如板的厚度、块体的大小、螺栓的选用等,都进行了不同的改进升级,才最终达到了现在的结果。

  “虽然辛苦,但当我们看到项目最终成功运行,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时,内心感到非常激动,这是我从学生到职工身份转变后完成的第一件大事,非常荣幸能够参与到这个事情里面,并贡献了一份力量。”

  回顾整个过程,负责人杨鑫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第一次等离子体放电成功的那一刻。“那是在2024年的12月11日,那天我们真的很开心,很有成就感。”从第一次等离子体放电到达到验收指标,虽然时间不长,但这并不是运气,而是所有人前期做了很多积累的结果。

  “那一刻,我们知道,这五年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采到了数据,证明了装置的成功运行。这不仅是对大家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未来科研工作的鼓舞和激励。

  “目前这个项目只是阶段性完工,我们还在做一些升级,我们的目标是达到世界领先的参数并实现稳态运行。”来不及休息,这支科研巾帼突击队又一次向着新目标出发。(记者 张毅璞 朱晓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Scan me!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