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千金”的宣纸如何拥抱年轻人?
2月的泾县冬寒未散,红星宣纸工厂内,身着背心、短裤的晒纸工正在晒纸。树森/摄
纸,也能是投资品。
2008年,宣纸顶流品牌“红星”推出了一款奥运纪念宣,一刀(一百张)售价2008元,如今,市价已至25000元。宣纸何以如此金贵?
“宣纸需要新叙事,非遗要传承,必须让年轻人感兴趣。”泾县宣纸从业者汪炜跻说。2025年春节,在拼多多“新质供给”的扶持下,汪炜跻推出的创新万年红春联日销超5000单。从推出猫爪砚台,再到《上林赋》卷轴火爆全网,而后万年红春联走俏,在新电商平台对优质创新产品的资源倾斜下,越来越多宣纸从业者也成为新的“造纸人”,设计着他们的“新非遗”故事。
神秘古老的造纸术
如果仅在线上地图搜索,你大概率搜不到“红星宣纸厂”,这座建于1951年的工厂藏于小山坳中,就如其依傍的“关猫山”,与世隔绝。山间自有妙处。宣纸制作需要的沙田稻草和青檀树皮在四周山上广泛分布,一股独特的弱碱性山泉水从厂间流过,共同织就了宣纸千年不腐的传奇。
作为宣纸制作的标准制定者,古法制作技艺几乎在红星宣纸厂完整保留。“青檀皮和沙田稻草需反复蒸煮,并摊晒于山阳一面,至少经历一年的日晒雨淋,皮料、草料纤维才能得到不断提纯,完成自然漂白。由于有机物在这一过程已消失殆尽,能有效避免蛀虫啃食,这是宣纸保存期长的重要原因。”红星宣纸厂副总经理黄迎福介绍。
捞纸、晒纸是宣纸制作的关键环节。捞纸至少需有两人配合,使用帘床、纸帘等工具,将纸浆从纸槽捞出,一人为“掌帘”,把控节奏,一人为抬帘,负责配合。凭借老师傅的经验,宣纸轻薄匀称,经板榨多余水分后,交由晒纸工进行烘晒,最终成型。
据黄迎福介绍,宣纸制作共需108道工艺,从原材料制作到最终纸张成型历时三年,仅纸浆制作便得一年以上。古老而精湛的“造纸术”在21世纪迎来了其高光时刻。2006年,宣纸技艺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亮相,2009年,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千年宣纸“年轻化”
2022年,电视剧《周生如故》热播,“抄《上林赋》,得心上人”成为网络热梗。热浪甚至震撼了在山间的“红星”,“给我们带来了非常大的冲击,原来宣纸并非只有专业人士才可以使用。”红星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钊说道。
汪炜跻是这波热潮的主要推手之一。2020年,由于影视行业遇冷,他开始寻觅新的创业机会,听说家乡的宣纸行业发展迅速,他返乡创立“青弋”品牌,成为了宣纸行业的“鲶鱼”。汪炜跻从传统砚台入手,结合宠物经济,自主设计了一款猫爪形状的砚台,成了青弋的第一个爆品。
2022年,眼见《周生如故》爆火,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在网上晒出手抄经文,汪炜跻设计了一款《上林赋》5米宣纸卷轴毛笔字帖,彼时当地传统的工厂还执着于生产大通货。直至“手抄《上林赋》”火爆全网,当地从业者们才回过神来,“整整火了一年多,一开始都没有货发。”汪炜跻回忆道。
2024年9月底,拼多多推出“新质供给”,“青弋”作为非遗创新品牌,成了平台的重点扶持对象之一。2024年年底,为备战春节,汪炜跻大胆地改造了当地的“万年红”春联,将传统的花鸟图案改成了各式蛇年生肖图,此外,区别于传统印制好字样的春联,汪炜跻的春联“留了白”,消费者可以自行描摹,在平台的扶持下,这款春联的销量再创新高。
如今,“青弋”里超过40%的产品均是其自主研发,而拼多多等电商平台也成了他抓取新消费趋势的主要工具。
2024年11月,红星总部搬出了关猫山安逸的小山坳,落址在泾县高新区,在保留手工宣纸制作外,为紧随市场变化,红星入驻了拼多多,与汪炜跻团队达成合作,后续将推出各类明星和网红IP产品。汪炜跻坦言,重视创新的商家正不断增加,“我们就是新的‘造纸人’”。李云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