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不识新故里 流光溢彩赛江南
初秋时节,安徽省经济记者协会摄影委员会、颍上县委宣传部组织开展央媒皖媒聚焦“美丽新颍上”大型摄影采访活动,30余家中央、省级和地市报摄影记者齐聚颍上县,用镜头记录颍上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精彩瞬间,本报记者也应邀参加了活动,记录了颍上县历史文化和人民幸福生活的点滴瞬间,以飨读者。
颍上县地处淮北平原南端,淮河、颍河交汇于此,是春秋时期名相管仲的故里,是有着“东方芭蕾”之称的花鼓灯的发源地。颍上县风景秀丽、生态优良,襟淮带颍的水资源优势孕育了优良的生态环境,该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生态旅游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该县以水街环境和丰富的建筑资源为依托,以管仲文化、民俗文化、老街文化为脉络,将传统人文和现代商业有机融合,打造集餐饮、购物、娱乐、文化等功能为一体的旅游街区,提升城市特质,改善人居环境。同时,该县还充分挖掘传统文化和民俗特色,把历史文化融入现代文明实践之中,将花鼓灯、剪纸、彩陶、皮影戏等非遗表演请进街区,并积极整合基层公共服务资源,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群众的幸福感不断增强,“颍上村嫂”志愿服务团队已成为流动在乡村社区里的靓丽品牌。
8月30日,流光溢彩的颍上县管仲老街夜色斑斓。
二名小朋友在广场上健身。近年来,颍上县在城区建成70个“15分钟健身圈”。
颍上县慎城镇尤岗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老人在观看花鼓灯表演。
二名小朋友在颍上县慎城镇张洋社区科普馆体验科技奥秘。
小朋友在管仲老街观看皮影戏。
市民在颍上县慎城镇文化广场吹乐器。
颍上县慎城镇居民在社区文化广场跳舞健身。
社区舞龙队的群众在为游客表演。
颍上县慎城镇张洋社区的村嫂在教居民使用智能手机。
(本报记者 陈力 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