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概况>历史文化>详细内容

吴宝才

编辑:梁晓梅 来源: 浏览次数:466 次 发布时间:2010-10-06 11:00:12 【字体:

  吴宝才(1895——1934)化名吴家恒,出生于凤台县一个农民家庭,因遭受剥削失去生计,兄弟3人于民国6年(1917年)逃来六安城。不久,吴宝才进烟店学徒;出师后,佣工于西门大街江恒泰烟店。在他学徒和佣工期间,六安黄烟工人曾进行罢工,使他受到深刻教育。民国14年,“五·卅"运动爆发,他积极参加六安工人组织的“沪案后援会"活动,被推举为六安黄烟工人的领袖。民国16年,吴宝才参加中国共产党。此后,他经常带领工人在六安城内张贴革命标语;并在春节期间,将写有革命标语的“贺年片"投递到官署及豪绅家里。同年9月,中共六安特别区委员会指派吴宝才和胡苏明、邹同礽共同领导六安黄烟工人大罢工。罢工中,吴宝才组织烟工“十人团"作为罢工领导机构;同时还组成一支“工人纠察队"防范资本家和工贼阴谋破坏,保障了罢工运动的顺利开展。罢工胜利后,吴宝才被推选为六安黄烟工会主席。10月,国民党开始“清党",六安城区白色恐怖日渐严重,党的工作重心转向农村,吴宝才仍留在城区,与邹同礽等人一起在工人中进行秘密活动。民国17年2月,中共六霍县委成立,吴宝才当选为县委委员。

  民国18年10月,建立了中共六安中心县委,吴宝才被选为常委兼工委书记。在艰苦的斗争环境中;经过近一年时间的努力,在他所负责的地区内,组织起1支40多人的革命武装,建立了六安东南4个区、3个独立乡的农民协会,会员达到1500多人。

  民国20年5月,成立中共皖西北特区委员会,吴宝才被选为委员。年底,皖西北特区改为皖西北道区,又被选为皖西北道区苏维埃政府主席。此时,皖西北地区虽已执行了张国焘的错误路线,但由于吴宝才灵活执行政策,因而在粉碎国民党军队的第三次“围剿"中做了许多工作,保障了土地改革的顺利进行。

  民国21年3月,红四方面军再次东征皖西,发起了“苏家埠战役"。皖西北道区苏维埃政府承担了红四方面军12个团的军需供应,吴宝才积极筹粮筹款,组织和领导了运输队、担架队、洗衣队和慰问队,平均每天发动上万群众支援前线,为这次战役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9月,吴宝才被任命为红二十七军(先为东路军)副军长。11月,红二十七军主力西去鄂东,吴宝才接受中共皖西北道委的指示,率领红二十七军留下的第二团在皖西北地区坚持斗争。次年1月,又与江求顺组建三路游击师(师长江求顺),任皖西北游击总司令兼三路游击师政治委员,率领三路游击师转战于皖西各地。6月,袭击立煌县(今金寨县)联保主任会议,毙、俘国民党立煌县党部书记长及联保主任90多人。民国23年2月,智袭霍山县诸佛庵民团。5月,惩处了六安县西河口郭炳志等20多名叛徒。6月,歼灭立煌县燕子河国民党守军400余人。在1年多的时间里,使皖西北道区根据地扩大到东西270余里、南北100余里;游击师发展到3000多人。

  民国23年8月,中共鄂豫皖省委代表到皖西北道区检查工作,错误地坚持张国焘“左"倾肃反路线,诬定吴宝才为“改组派",10月将其杀害于霍山县大化坪,年仅40岁。

  1957年,吴宝才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Scan me!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