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概况>历史文化>详细内容

赵冠宇

编辑:梁晓梅 来源: 浏览次数:739 次 发布时间:2010-10-05 16:33:53 【字体:

    赵冠宇名本杰,霍邱西隐贤乡人。幼年入私塾,少年时喜练武术,疏财仗义,广交江湖朋友,人称“小老大”。

  民国20年(1931)春,共产党员赵凯,带了赵筹(赵冠宇的姑表弟)的信来找冠宇,向他宣传革命思想。后来,中共党组织即以冠宇家为联络点,赵筹、黄岩、涂中庸、冯本友等党的领导干部经常在赵家秘密聚会。民国22年(1933),当局侦悉赵冠宇的革命活动,扒掉他家的房子,抢走东西,田地充公。冠宇返家放火烧了剩下的三间房屋和一间厨房,愤然离家。

  抗日战争爆发,冠宇组织20多人枪参加由中共领导的寿县抗日游击大队,任中队长,参加了攻打已沧陷的凤阳、寿县县城的战斗。不久又被派回西隐贤集做地下工作。民国31年(1942)11月,中共寿(县)六(安)合(合肥县西乡)霍(邱)工委成立,赵冠宇任副大队长。他设法为党筹集经费,购买枪支,还动员40余名青年参加了新四军。他带领武工队员四处奔走,购买军用物资和药品,亲自肩担手提,经寿县地下党组织转运给新四军。次年(1943)秋,赵冠宇经赵凯、冯本友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了加强统战工作,赵冠宇先后任解放区津浦路西专署、苏皖边区参议员。

  民国33年(1944),中共党组织决定利用西隐贤集庙会“拉篷子”之机,举行武装暴动。此举为国民党霍邱县党部调查室行动大队附贾孝泉侦悉,国民党军副师长、六安专员亲率正规军二个营进驻西隐贤集“清剿”。由于联络站的掩护,赵冠宇神出鬼没活动于三县边境,使“清剿”落空。同年秋,赵冠宇和50多名游击队员,由六安到西隐贤乡联络员家,计划袭击乡公所,保丁闻讯密报,被冠宇秘密处死。这一事件使当局丧胆,为了威逼冠宇脱离革命,杀其叔,拘其母,并疯狂镇压群众。于同年10月10日一次杀害联络员等和群众共43人,制造了骇人听闻的“花果园惨案”。

  抗战胜利后,赵冠宇随边区政府北撤山东。民国37年(1948),在安徽太和县一次激战中牺牲。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Scan me!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