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敬尧
张敬尧,军阀,字勋臣,绰号黑虎。原籍颍上,迁居霍邱临水乡三郢村。幼年当过粮坊学徒,后流落山东,因犯杀人罪潜逃京津地区。
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投身行伍,入袁世凯的北洋新军随营学堂,结业后任排长,又到保定军官学校受训。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任第三镇十一协二十二标标统。辛亥革命爆发,张敬尧随军援助湖北,率一营军队为先遣队,因作战有功,提升为团长。“二次革命”时,他率部从湖北进攻江西,又擢升旅长兼南昌卫戍区司令。民国3年(1914)段祺瑞出任河南都督,张随段赴河南镇压白朗起义军。同年9月,张敬尧部扩充为陆军第七师,任师长,调驻北京。次年8月,他与军界44人召开军警大会,鼓吹复辟帝制。护国战争开始后,张敬尧被任命为第二路军司令,进攻四川,晋升陆军上将。张勋复辟失败,段祺瑞出任国务总理,任命张敬尧为苏鲁豫皖边境剿匪督办。民国7年(1918),北洋政府任命张敬尧为湖南督军兼署省长。
张敬尧在湖南实行残暴统治,引起公愤。一位湖南人写了副对联:“堂堂乎张,尧舜禹汤(张敬尧四兄弟名);一二三四,虎豹豺狼。”民国8年(1919)12月2日,张敬尧派兵镇压学生的反日斗争,驱张运动爆发。长沙学生、教员万余人举行总罢课,并派代表团分赴京、沪、衡阳等地扩大宣传。同时利用驻在衡阳的吴佩孚直系军队以及湘军与张敬尧之间的矛盾,于次年5月下旬发起驱张战争。6月,张敬尧退出湖南。之后,投靠张作霖、吴佩孚、张宗昌,担任师长、军长和“安国军”第二方面军团副司令。民国21年(1932),他又投靠伪满政府,充当日本和伪满的暗探。次年,被委任平津第二集团军总司令,获活动经费700万元。当日军进兵唐山、天津之际,受命潜入北平,策动内部并勾结流氓做日军攻城的内应。此举为国民党情报机关侦悉。民国22年(1933)5月7日晨,张敬尧在北平东交民巷的六国饭店遇刺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