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概况>历史文化>详细内容

林伯襄

编辑:梁晓梅 来源: 浏览次数:399 次 发布时间:2010-10-04 17:11:14 【字体:

  林伯襄(1878~1956) 名英赞,字思于,南溪人。幼时随父诵读经书,14岁汝南府试第二。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倡议捐资办学,与族人林英钟等创办“明强”学堂,并自任学监兼教习。后考入河南优级师范。光绪三十四年返里,于明强小学执教。

  宣统二年(1910),林伯襄受聘为河南优级师范教习,次年调任河南教督府教育司科长。他主张吸收西方文化、科学技术,倡议并负责创办河南省留学欧美预备学校,自任校长。

  民国元年(1912)任河南省教育厅第一科科长,主管教育经费和人事任免。民国20年8月,被河南教育专款管理委员会推选为河南教育款产管理处处长。其间,为争取教育经费并专款专用、统一整顿全省学田、实行各校会计独立、创立高等学校豫籍贫穷学生贷金制等一系列教育措施,竭尽全力。

  林伯襄因早年受到进步书刊和维新思想影响,思想较进步,支持长子林萃(早期中共党员,民国22年被国民党杀害于南京雨花台)投身革命,并掩护抗日革命青年。

  新中国建立后,林伯襄当选为金寨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并应邀出席河南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人民政府委员和河南省文教厅副厅长。1956年病逝于开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Scan me!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