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概况>历史文化>详细内容

刘时佑

编辑:梁晓梅 来源: 浏览次数:275 次 发布时间:2010-09-29 17:48:37 【字体:

 

  时佑(1909~1930),字启民,化名史朗云,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出生在上土市乡的一个贫苦农民家里,因家境贫寒,幼年在家放牛,乡邻和亲友看他生性聪颖,资助他上学读书。小学毕业后,考取了庐州第六师范学校。在学校里,他阅读了大量进步书籍,接触了马克思主义,积极参加学生运动,民国15年,经一教师党员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时,他书写“国家多难,需才孔殷,匡危济弱,是赖群英,捷足先得,有志竟成,祖鞭猛着,道岸期登”的词句以明志,并和同学们互勉。师范毕业回到故乡,在几个乡村小学执教期间,秘密进行革命活动,成立农民协会,发展中共党组织,并任党的支部书记。西镇暴动举行前后,他奉命在西镇外围花滩河一带,发动并带领农民群众打土豪斗地主,有力地配合了西镇暴动。此后,他连任中共霍山县委第二、三届委员,县苏维埃政府常务委员,第七区中共区委书记。在配合红军第三次解放县城的战斗中负伤。19年夏,红军主力执行“左”倾立三路线,时佑奉命随红军第三十四师行动,进军武汉途中,在叶家集同敌遭遇,战斗中被俘,10月6日被活埋在霍邱县南门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Scan me!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