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科教育人>六安教育>详细内容

六安二中:探索写作与文本解读教学新路径——未来教师进修营举办第五次读书交流活动

编辑:文竹 来源:六安市第二中学 浏览次数:38 次 发布时间:2025-05-27 16:32:24 【字体:

5月13日,未来教师进修营第五次读书交流活动在电子备课室顺利举行。活动由语文教研组组长侯方胜主持,17位青年教师齐聚一堂,围绕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指导与文本解读展开深度探讨,旨在提升教学实践能力,推动语文教育创新发展。

读书报告:理论与实践碰撞

d9e4fe6a3b7040ba84fec7d48596df5c.jpeg

  陈德昱老师分享了王荣生教授的《写作教学教什么》。书中指出,传统写作教学常陷入“模式化”困境,学生作品易流于“小文人语篇”。对此,王荣生提出重建写作课程的三大路径:任务写作(如演讲稿、投诉信)、创意写作(诗歌、小说等文体训练)和随笔写作(激发写作热情)。陈老师强调,写作教学需注重“过程指导”,通过分项训练和微型课程设计,解决学生实际写作难题。此外,书中倡导的“交际语境写作”理念,即通过真实情境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为打破“无病呻吟”的写作痼疾提供了新思路。

bd4f854ea55243159116ff694916052d.jpeg

  李家丽老师解读了荣维东教授的《语文文本解读实用教程》。她介绍,该书从理论、方法到应用,系统构建了文本解读的实践框架,强调“基于体式”“分层解读”“情境还原”等多元策略。针对当前语文课堂存在的“模式化解读”“泛政治化阐释”等问题,荣维东提出以学生学情为核心,结合阅读策略与文体特征,创新教学设计。李老师特别提到,书中对文学类、实用类及古诗文文本的分类解读方法,为教师提供了可操作的教学指南。

  

培根铸魂 润心养德

312b960b075347378e761380fba9ab59.jpeg

  在经验分享环节,田慧老师聚焦文言文教学难题,提出通过“情境还原”和“互文参照”增强学生理解,并呼吁警惕作文“万能模板”现象,倡导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挖掘真实素材。

d4717a06579d43da8031c62cd4fec716.jpeg

  王克燕老师则分享了提升课堂趣味性的实践心得,例如运用思维导图梳理文言文逻辑、设计分层任务单满足学生差异需求,以及通过“问题研讨”激发课堂活力。

  

自由讨论:共话教学未来

da62dc14fdd84b1ea78ea77a18999cff.jpeg

  自由讨论环节中,教师们围绕“如何激发学生语文兴趣”“写作审题与素材运用”等话题展开热议。大家一致认为,语文教学需打破学科界限,融合多领域知识,例如结合科学实验撰写报告、依托历史事件创作故事,让写作更具现实意义。此外,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关注学生思维发展与进步过程,成为未来教学改进的重要方向。


展望:以书为舟,扬帆教海

  本次活动不仅深化了教师对写作与文本解读理论的理解,更通过案例分析与经验共享,为教学实践注入新动力。侯方胜老师总结道:“语文教育应超越技巧传授,触及学生内心。期待各位教师以书为媒,持续探索,共同书写语文教学的新篇章。”

  未来教师进修营将持续搭建交流平台,推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为语文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Scan me!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