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素养促发展 探究课改共前行
——六安市轻工中学开展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暑期研修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是教育教学发展的根本,为深入认识和理解新版语文课程标准,探索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的路径,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8月9日至11日六安市轻工中学特邀请省城名师来校开展语文教师专业发展专题培训,全体语文教师参加此次培训活动。

第一天的课程是由合肥市瑶海区初中语文兼职教研员、瑶海区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合肥市第三十八中东校政教处主任、语文教师刘军老师作《新课标下,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的专题讲座,刘军老师聚焦“大单元、大情境、大任务”的先进理念,从学术理论高度、新课改背景等方面充分展示了“以素养为本的单元设计、真实情境的深度学习、线上线下的智能系统”为特色的教学范例,探索基于统编教材的语文“新教学”,为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变革提供了一套极富创新的教学系统与实践范例。

8月10日,来自合肥市高新区初中语文学科质量提升专家、合肥市“骨干教师”、蜀山区优秀教师、合肥市五十中天鹅湖校区的韩国胜老师给大家作了题为《打造优秀考场作文的十条思维路径》的讲座。他立足于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分享了自己的教学感悟,与参会的语文同仁们相互切磋、交流,为我们破解作文教学的困境推开了一扇窗,打开了一扇门。值得我们反复品味,细细琢磨,从而赋能自我成长。

第三天培训会上,来自合肥市包河区中学语文教研员、安徽省第三届教坛新星、合肥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合肥市望湖中学语文教师杨凝芳老师作了《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的讲座。作为安徽省中学初中语文届的领军人物,杨老师视野开阔、覃思精研、饱含诗情。她指出语文文本要体现人格原质和文化建构交融,利用文本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的教育,实现个体人格发展。语文课堂要体现问题生成和文化对话交融,实现课堂教学的文化追求与人格养成。语文评价要体现过程感受和文化品质交融,语文课程要体现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交融。杨老师特别向大家展示了课本剧的实施过程和成效,对大家启发良多。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本次暑期研修培训活动,专家们的讲座高屋建瓴,切中肯綮;老师们认真聆听,详细记录,精心反思,激烈讨论。相信六安市轻工中学的语文教研之路定会走深走实,教研之花必将花开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