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健康教育>详细内容

冬病夏治正当时 市中医院“三伏贴”下月开贴

编辑:汤志香 来源:本网原创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1-06-28 09:13:46 【字体:

  即将入伏,又到了夏季养生重头戏“三伏贴”上场的时候了。从中医的角度来说,炎热的三伏天正是“内病外治”“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7月11日是头伏第一天,市中医院“三伏贴”也将于当天火热开贴。但是,小小一剂“三伏贴”,讲究可不少,具体怎么贴,让我们听听中医专家怎么说。

  冬病夏治正当时,“三伏贴”受青睐

  6月25日上午,在市中医院康复一科,市民王女士正在预约“三伏贴”。“我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有10多年了,稍微干点活,腰和右边肩膀就疼得厉害,阴天下雨或者天一冷更严重,最怕在空调屋里待。”用王女士的话说,比天气预报还准,啥也干不了。去年夏天,亲戚推荐她贴了“三伏贴”,“情况好了不少,疼痛也有减轻。”

  “6月中旬以来,已有不少人来咨询‘三伏贴’的消息,并预约登记。”记者从市中医院康复科了解到,“三伏贴”又叫三伏“天灸”,是冬病夏治的典型疗法之一。根据中医理论,农历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这段时间人体阳气旺盛,气血充盈,经脉之气流畅,穴位敏感,此时根据不同病症,辨证选用具有温经通络、益气助阳的药物,贴敷到人体特定的穴位,通过调理脏腑发挥平衡阴阳、畅通气血的功能,从而使易发于冬季或者于冬季加重的某些虚寒性病症得以减轻发作乃至不再发病,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作用。

  十余味药材浓缩,适宜多种慢性病

  据介绍,目前,该院“三伏贴”接纳的常见病种主要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反复发作的呼吸道感染等呼吸系统疾病,虚寒性胃病、胃肠功能紊乱等消化系统疾病,下焦虚寒、宫寒、痛经、带下量多等妇产科疾病,各种颈、肩、腰、腿痛,以及四肢不温,畏寒怕冷,体质虚弱,抵抗力低下,反复感冒。

  “拿颈背腰腿寒疼来说,是中老年人冬天常见的疾病,与之相关的如骨性关节炎、关节发凉、麻木、酸胀等不同症状,通过贴敷刺激穴位,能够温经散寒、疏通经络,达到减少或防止冬天发生疾病的目的。”皖西名医、市中医院康复一科主任陈家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别看这一片‘三伏贴’丸剂只有硬币大小,它是把十余种药物研成细末,用姜汁调和后制成,浓缩了十余味药材的药性,都是道地药材,经过严格审批和严格检查的,根据不同个体进行辩证施治。”据陈家平介绍,因为“三伏贴”操作简便,费用低廉,内病外治、安全无毒副作用,特别是既不用打针又不用吃药,最易为儿童接受。开展以来,疗效显著,深受广大患者好评。据悉,进行“三伏贴”疗法的人每年都在增加,去年整个三伏,市中医院包括康复科、儿科就有逾千人进行了贴敷。且随着适宜人群的日益增多,贴敷人群也渐趋年轻化,孩子和年轻人逐渐成为冬病夏治的重点人群。

  中药敷贴有禁忌,勿盲目跟风

  因为“三伏贴”具有简、便、廉、验等优点,一些人错误地认为这种疗法包治百病,甚至根据“网上秘方”自行买药敷贴。在此,医生也提醒,“三伏贴”不是“多病一方”,并非人人皆宜。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体质以及所患疾病的不同对症下药,不同患者药膏配制不同,贴敷的穴位也不同。根据个体差异耐受性不同,贴敷时间长短也有所变化。另外,“三伏贴”对于体质偏虚偏寒的患者效果明显,如果是温热病邪引起的热性疾病、感染的发热期,以及易于口舌生疮的内火较重者,用之无用甚至可能加重病情。因此,想靠“三伏贴”治病,最好还是在医生的指导下辨证施治,切勿盲目跟风。

  “还有一些患者冬病夏治后一见疗效,就马上停止治疗,这并不科学。”陈家平表示,冬病夏治是一个综合性治疗过程,并不能立竿见影,对于很多顽固性冬病,只有坚持按疗程治疗,一般至少要贴够3年-5年,才能达到长期明显效果。

  据悉,今年7月11日开始进入初伏。市中医院的“三伏贴”也将从当天开始贴敷,具体时间为:头伏7月11日-7月20日,中伏7月21日-7月30日,加强7月31日—8月9日,末伏8月10日-8月19日。贴敷期间,结合新冠肺炎疫情实际,医院还会根据不同人群需要,免费提供针刺、艾灸、拔罐、足浴散等治疗方法配合治疗,以增疗效,市民可到院咨询。(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李珊珊 齐盈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