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小记者大课堂>详细内容

方寸中的“龙”

作者:徐缓 来源:皖西日报 文化周刊 发布时间:2012-08-21 07:53:23 浏览次数: 【字体:

                               方寸中的“龙”

           李安辉

    要问目前中国邮市,什么邮票最火?涨幅最高?正是今年1月5日发行的《2012-1壬辰年》生肖龙邮票。第三轮龙年生肖邮票发行当天万人抢购,一票难求,价格一路上涨。六安1月5日早6点不到就有人排队,数百人的长龙(凭六安市内有效身份证)能买到一枚1.20元龙票的仅占排队人数1/10。排了一早上队而未能买到龙票的很多人,无不抱怨龙票太神圣了。现在,整版20枚面价24元,曾一度升到400多元,让人大跌眼镜。
  《壬辰年》生肖龙邮票,设计者陈绍华先生采用了皇帝龙袍前胸织绣正金龙图案,并参考了清代琉璃九龙壁的造型及色彩,突出表现了龙的雍容与威严。票中正面龙形象威严庄重,着色喜庆,一身正气,给人以信心和力量,同时也体现了民间对避邪和吉祥的期盼。
   “壬辰龙”的设计,是坐地团龙而非腾空飞龙,当班值岁,尽职固守中华神州大地,保卫四界安宁,祈愿国泰民安。人民幸福吉祥,突显大国风范。
    龙是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在上古的神话传说中,伏羲为龙种,女娲具龙性。炎帝秉龙兆,黄帝为黄龙体,颛顼乘龙游,唐尧应赤龙,虞舜得龙图,夏禹是虬龙,这便构成了普天下所有的炎黄子孙,华夏儿女都自称是龙的传人。龙蕴含着中国人数千年的智慧和想象力,是沟通天地人神的瑞兽。龙纹作为一种民族共同的观念和意识形态,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标识。
  龙的形象,实际上是中华多民族大联合、大团结、大统一的象征。龙是中国封建统治者至高无上的图腾,它象征皇权,象征祥瑞,表示尊贵。龙和中国的文化艺术、民族风俗紧密相关。我们在故宫的建筑、古代庙宇、绘画、家具、服饰……以及文书档案上,处处可以看到千姿百态的龙,有关龙的文学创作、传说,卷帙浩繁,内容非常丰富,构成博大精深的龙的文化艺术体系。
  龙在中国人民的生活中影响也是极其深远的。中国人的姓名中,带龙字的不计其数。我国的地名带龙字的数不胜数。现行的邮政日戳上,其地名带龙字的有1000多处。
  1878年,中国发行的第一套邮票,票面图案中就是一条龙,史称“大龙邮票”。继这套海关大龙邮票之后,小龙、万寿、蟠龙、快信邮票以及清代的邮资明信片上都有威严的龙作邮票主图。新中国为“99世界邮展”而发行的小型张,以北京北海九龙壁为票图,九龙腾飞,气势非凡。在新中国邮票上的龙,大多出现在以古代艺术或科技成就为题材的邮票上,天安门前的华表多次出现在邮票中,华表上盘蜒着一条巨龙。1979年我国发行《长沙楚墓帛画》邮票,票中表现出原始龙,而1952年发行的《敦煌壁画》邮票,票面图案则展示了中国唐代龙。在十二生肖中,唯独龙是神物。龙虽然不是一个生命的实体,却是最有生命力的。龙的形象不仅融合到人们物质生活的广泛领域,更重要的是,龙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
  1896年,光绪皇帝下诏成立大清国家邮政,并亲自御批正式发行了第一套邮票——蟠龙邮票。它是中国近代国家邮政的开篇之作。经过百多年的流通消耗,战乱损毁,已所剩无几,幸运的收藏者以能拥有蟠龙为荣,视其珍贵。
  1988年,新中国邮电部发行T.124《戌辰年》龙生肖特种邮票,一套一枚,票图展示了腾飞的中国龙。千百年来,不知有多少人画过龙,龙的造型越来越精,其姿态和神情也千变万化。新中国第一套生肖龙票设计者祖天丽,她画的这条龙,不以雄姿惊人,不以威猛慑人,而以寓于亲切之情,活泼之性为重。她综合了木版年画、剪纸、刺绣等几种民间艺术的元素,运用到创作之中,使龙票更具民族特色。龙年邮票的发行标志着新春佳节的来临,为渲染节日气氛,用红、黄、蓝、雪青诸色填鳞,这些强烈色彩,烘托出喜庆热闹的气氛。
  2000年,欣逢千禧,又喜遇龙年。国家邮政局发行2000——1《龙年》特种邮票。一套两枚。第1枚邮票票图是龙的原型,取自陕西省出土汉代瓦当上刻绘的龙,底图是海水江涯,巨龙飞腾于滚滚波涛之上;第2枚的“龙”字,为古代著名书法家怀素的墨宝,一笔而就的草书“龙”字仿佛是一条游龙,由此也可看出龙文化的源远流长。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