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幽兰异众芳
我爱幽兰异众芳
徐 缓
15年前的一个春天,我与家人从霍山的铜锣寨游玩回来的山路上,遇见一个卖兰草的小女孩,大约13、4岁的样子,穿得非常朴实,面前摆放着几株一眼就知道是从山里现挖的小兰。我一向喜欢兰草,在家里也摆弄,就随意地问:多少钱一株?小女孩羞答答地说:这一株15块,其他的五块。我很惊讶她竟然也懂分门别类地卖呢!我想逗逗她,就说:哪有这么贵的小兰啊?你也就是把它从山里移到这儿罢了!没想到小女孩把头一低竟然语噎地说:是的,我不该把它从自己生长的环境里弄到山下,可是我要上学,我家没有钱缴学费啊!我无语!我立马给了她30元,把她面前的几株兰草全买了下来。15年过去了,这株小兰依然生机盎然。由于我的慵懒,也没有适时换盆、施肥,只是隔三岔五地浇点水,放在露天的后窗户栅栏里,却每年的春天都开花,3、4只,8、9只小花不等,清香宜人,能香月余。
工作中,结交了市兰花协会的兰迷们,逐渐为他们的行动所感动:为了我市的大别山兰花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利用,他们在积极行动。每年的五月份,是兰草上市的时候,在城市,在乡镇,都有很多的兰草交易在进行,这里就存在大别山兰草被无限制地滥采挖现象!我曾经采访过兰花爱好者戴源道先生,他是个爱兰、护兰者,10年前他在大别山区看到山里群众将一捆捆兰花以廉价成车地卖给外地的兰贩子,心里就在滴血,他多次在报刊上撰文呼吁保护大别山兰花资源,给子孙后代留下自然文化遗产。他还和同道们深入老山里,探寻野兰、野茶生长环境,联合研究开发兰花香型六安茶,充分利用大别山兰与茶的丰富自然资源优势。
2000年,六安市成立了兰花协会,其宗旨就是重在保护自然资源,保护生态资源、保护兰花资源。如今,金寨县、霍山县、舒城县都开始重视对兰花资源的保护。2003年11月,舒城县晓天兰花协会正式成立,成为安徽唯一、全国第三家乡镇级兰花协会,成员已达300多人,会员逐渐向岳西、霍山、金寨以及县内的山七、高峰等地区和周边乡镇延伸,年交易额800多万元,兰花产业已真正成为晓天镇乃至舒城县山区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法宝。
在我市承办的安徽省第五届、第六届兰花展上,采访之余,我也“假公济私”地顺道买了两株大别山兰,在高手的指点下,我买的这两株还真的花型、叶型不错耶!那飘逸俊芳、绰约多姿的叶片;高洁淡雅、神韵兼备的花朵;纯正幽远、沁人肺腑的香味,总是让我浮想起校园歌曲《兰花草》:“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 ;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一日看三回 ,看的花时过,兰花却依然苞也无一个;转眼秋天到,移兰入暖房,朝朝频顾惜,夜夜不相忘;期待春花开,能将夙愿偿,满庭花簇簇,添得许多香。”好在我的兰花草却年年开花,叫我感动不已!
幽悬兰草,遇净土而生,不因无人而不芳……脱俗矣!自古以来人们就把兰花视为高洁、典雅和坚贞不渝的象征;风姿素雅,花容端庄,幽香清远,历来作为高尚人格的象征。明陈汝言《兰》:“兰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偶为世人赏,移之置高堂。雨露失天时,根株离本乡。虽承爱护力,长养非其方。冬寒霜雪零,绿叶恐凋伤。何如在林壑,时至还自芳。”这真是说到我的心里了。是啊,本生深山里,自由自在如仙似隐,只因俗人偶赏被移下山,虽置高堂,甚至天价,然而根株离乡恐凋伤!
我在网上巧见一网友记录:“有时,我在案头摆上从井冈山来的寒兰,当年战争风云浮现我的脑海中,让我更加珍惜今日的幸福;五月里,摆上六安来的正在放香的大别山兰,就想起陈毅在我家乡革命老区的艰苦岁月和‘只因馨香重,求者遍山隅’的著名咏兰诗句…”
与兰为伍,归真还璞。入伍为兰,名利坦然。一心为兰,唯美至善。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