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小记者大课堂>详细内容

香远逸清 荷美和谐

作者:徐缓 来源: 发布时间:2012-08-15 19:31:05 浏览次数: 【字体:

 香远逸清  荷美和谐

           徐缓

  “红白莲花开共塘,两般颜色一般香。恰似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宋.杨万里《红白莲》)夏日微雨后,走在乡间河埂上,一览数十上百亩的荷塘,看红的荷娇艳欲滴;看白的荷素面朝天;更有那荷叶田田,碧波般随着微风此起彼伏,淡淡清香忽隐忽现,你会不自觉地想到凌波仙子,想到洛神踏波而来!
   “面面湖光面面风,可人最是白芙蓉。分明飞下双双鹭,才到花边不见踪。”(《四望亭观荷花》宋.姚勉)乡间最常见的就是白芙蓉,也就是白莲。我的出生地就叫白莲乡,也许曾经白莲满乡。现如今,在农业结构调整生产过程中,在淮河边湖区成片种植莲藕已经成为家乡人致富之聚宝盆。我在三年前采访过家乡霍邱城关腾桥村的莲藕农业合作社。合作社重点推广藕稻连作的栽培模式,规模连片种植面积6750亩,总面积达12000亩以上,“藤桥”牌莲藕因品质优、无污染,享誉省内外;占地5000平方米、服务功能齐全的批发大市场日交易量达到10万公斤,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发挥了带头示范作用,为农民增收起到了很大作用。
   “水上摘莲青的的,泥中采藕白纤纤。却笑同根不同味,莲心清苦藕芽甜。”(《竹枝词》元.丁鹤年)不管是莲还是藕,那都是我们最甘甜的记忆!塘边剥吃莲蓬,儿时只知道香甜,现在想来真是一种天然的享受:“听秋声在耳,灿烂和萧条齐在,清爽与淡雅共存,其时,常常天高悠远,瓦蓝清澈,白云飘扬如丝,若有若无,忽聚还散……白云与莲蓬,远的无限其远,近的可深藏腹中,并能慢慢回味再三。品味之余,看天看地,看自己,看远处的天空大雁南飞,看枝头的黄叶零落翩跹……”
  最有名的《荷塘月色》,那是月下的娇荷,我独独偏爱乡间野塘,这与小时候特贪玩有关:看重的不仅仅是美丽的荷花,更重要的是诱人的莲蓬。历代文人的诗词歌赋赞美的尽是荷花“出污泥而不染”高洁的品行,那是很美,可对于物质匮乏时代的少儿郎来说,清香盈口的莲子才更具吸引力。我们眼里盯着的是高挑的荷枝上那墨绿甚至乌黑的莲蓬房子,想象里面是甜蜜的琼浆。辛弃疾就曾以“最喜小儿无赖,村头卧剥莲蓬”来表现童年的快乐与顽皮。乡间的莲蓬也不是很好弄到的,我们最有效的方法是用竹竿绑上镰刀,远远地将莲蓬钩下来:大小不一的莲蓬,莲子透过一个个小孔,宛如一只只黑溜溜的眼睛朝外张望。
  据报道,现在全国每年有50多处举办荷花节、荷文化高层论坛,展示社会各界孜孜不倦地追求荷文化崇高境界的精神向往,彰显当代荷文化的创造活力,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以想象:万亩河湖,浩浩淼淼,碧水莹莹,柳云笼岸,鸥鹭戏滩,蒲苇葱郁,芙蓉斗艳,生态自然,秀色可餐。观荷神姿,金莲呈辉,芽箭高挺,梗亭玉立,叶轻翩舞,翠裙展舒,傲叶托玉,莲蓬莹滴,气卓群而不傲,神闪采而荣华。莲蓬传声如诉衷情;香飘气凝似聆天音。娇羞语、洁无暇,丽不艳、素洁雅,花重粉、艳生媚,绿透清、盈泛碧,灿身姿、意缱绻,使人流连啧叹。荡舟湖中,你可看到“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动人画面;也可以看到“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秋风吹拂西湖面,化出白莲千万点”的美丽景观。
  “池面风来波潋潋,波间露下叶田田。谁于水面张青盖,罩却红妆唱采莲。”(《荷叶》宋.欧阳修)“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从这耳熟能详的诗句可以体味到采莲人、赏莲人欣悦之情。“荷”跟“和”谐音,荷是圣洁高雅的代表,荷是和谐、和平的象征,荷更是不怕困难、不畏艰险、正直向上、积极进取的执著精神写照。荷,这最古老的植物之一,却每年每季都焕发着最青春的光彩,都绽放着最迷人的魅力,也给人类奉献着最精致的内质和最可贵的精神!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