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返回首页 欢迎来到 六安新闻网 “六安名人馆”专题
您的位置: 首页 >当代名人>详细内容

宋振琪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7-01 15:47:49 浏览次数: 【字体:

描摩知识分子情态的能手

——宋振琪和他的小说

作者:徐航

去年10月,中国作家协会安徽分会发展了一批新会员,其中六安地区只有一位,他便是宋振琪。

对这个名字,有些人可能有些陌生,但在六安城区的文学界尤其是教育界,不知道宋振琪的人是不多的。就我个人说,我们的交往始于1971年。那时我们都在六安县的农村中学教书,又都酷爱文学且喜舞弄一番,书来信往间自然多了不少共同语言。后来他先我后地调来六安工作,84年又闹了一个皖西文学社,几乎每月都要见一次面,互相了解得更多了。

振琪是位老实人、厚道人。不善言辞但思虑深沉,不显机巧但胸有成竹;处世严谨而待人憨诚,一丝不苟但又不乏灵活。他是怀远人,55年毕业于宿县师范。教过一年小学,60年毕业于合师院中文系留校教了五年大学;64年调来六安,先六安二中,后下迁至卅铺初中,而后调六安三中,83年又回到六安二中。长长的人生旅程,沉沉的人生积淀,把他磨炼得坚强而又饱满。就是在卅铺那五年的失意的日子里,他提笔写起了小说,同时还学会了英语。

振琪是一位好教师,同时也是一头“老黄牛”。高考恢复12年来,他有11年教高三一文一理两个班语文,每星期13节课,还代班主任;每班学生多的达104人,少的也有92人,工作量相当大。可是,他一丝不苟,认真负责,毫无怨言。除搞好教学外,他还为出版社和教育报刊写了7万多字的文章。就是这样地,他以自己出色而富有创造性的劳动成果,于87年秋被评为高级教师,并曾多次被评为六安市先进教师、两次被评为省厅级先进教师。同时,他还是六安地区中教职称评委会语文学科评审组长,也是地区中学语文教研会的头面人物。

我之所以一口气写了这些,是想重复说明一个道理:文如其人。

振琪74年以来,共发表了20篇短篇小说,6万余字。数量虽不多,但技艺上颇显功力,思想内容上也颇多对人生社会的独到观察和思考。他的小说,大都反映校园生活,其特点是语言凝炼,叙写平实,描摩真切。这,尤以《旧事新曲》(《江淮文艺》845期)、《台上台下》(《文学》854期)、《最后的一口气》(《清明》865期)、《惆怅》(《安徽文学》8612期)和发表于今年《清明》第3期的《心心相印》等稿为突出。

我想以《心心相印》为例,稍稍多说几句。

这个5400字的短篇,写一对美满和偕、心心相印的夫妇,“他们总是心照不宣地把一切事情都办得十分妥当,从没发生过任何分歧,更未闹过哪怕一丁点儿别扭”。面对水果铺的苹果,妻子刚要开口,丈夫就说“买几斤吧”;挑选花木时,妻子选中了腊梅,丈夫便含笑问她“你看腊梅怎样”;家里安装窗帘,丈夫认为淡黄颜色的好,妻便说“买淡黄的吧”……总之,他们都象有特异功能似的,都能收到对方头脑深处的思想信号。如此夫妻,如此生活,难道不美满、幸福吗?不,诚如鲁迅所说,“爱情要不断更新,生长,创造”。绝对的心心相印,也就是绝对的死水静潭。如此,生活反而失去了意趣和生机,显得猥琐和无聊。这对夫妇的隔壁,也住着一对夫妻。他们可以为看电视节目而争吵,也可以为“意外”的欣喜而拥抱亲吻。这样真实、温暖、起伏迭宕的生活,使“他意识到,他的家庭缺少的正是这种‘意外’”。同时也使“她不由得怀疑,多少年来他们从未经过讨论也从未发生过争论,似乎完全自主而又互相契合地所做的那些事情,难道都是最合理最正确的吗?”小说结尾,写这天夜里夫妻俩都做了恶梦。“他们的梦很简单,没有上天入地打雷刮风那些复杂的事,只梦见两个可怕的字:‘离婚’。”

《心心相印》冷静而又平实地写了这么一个普通而又发人警醒的故事,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彻悟般的理解,富有极深的哲理性。振琪常说:“一篇小说,思想上再给人一点东西,应有好一点的效果。不管是从正面还是从反面着笔,都要激励人向上。能够把人家想到而又说不出的意念完美地表达出来,是一种令人愉快的事。”他还认为:“生活是非常重要的。生活底子单薄,写作时就常会捉襟见肘。但更重要的,是要站在生活的高度,把握时代,理解人生。”《心心相印》,就是他对自己这些认识的一份实践吧?

我曾问过振琪:“什么动力使你能在百忙之中坚持文学创作呢?”他只回答两个字:“兴趣”。这是多么意味深长的回答呵!是的,陷人丧志的兴趣,往往催人腐败、衰老甚至死亡,而激人奋发的兴趣,却能使人生大放异彩,硕果满枝! 

终审:汤志香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