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墨浪花>第二十八期>刍荛之论

不可直观之历史

河西校区高一(7) 荣醒

 

那是一个怎样的年代?又衍出怎样的岁月?痛彻心扉亦或是潸然泪下?我想写这样一篇文章,因为我记得,它还在那……

  那天我第一次了解到残酷,一节普通的历史课,却有着深切体会,课本上的章节,老师眼神里的无法言喻的呐喊,都让我看见一幅画面:百万生灵浮现在面前哀嚎,做着痛苦的挣扎,我不知用何种语言来形容这种痛苦,因为它是无可估量的,是行走在无边际的地狱边缘的。人们都说明天充满希望,然而我却不知道,在这样炼狱下生存的人啊!你们的希望到底在哪里?

  他们在死亡的悬崖边徘徊。眼神空洞,毫无神采。

  当百万横尸硬生生地趟在我面前时,那段历史,为何变得如此灰暗,在阴暗见不得一丝光亮的地方,苟且地进行着。

  而纳粹又是多么的自大,他们自以为拥有超凡的“能力”,将一切可怜无辜的生命毁之殆尽。《全球通史》里这样说到:“纳粹系统地利用了他们的囚犯,在他们活着的时候用作劳工,死后用作‘原料’。他们下令将火化室里的骨灰运出去作肥料,死尸的毛发用作床垫,骨头敲碎制成磷盐酸,脂肪用来作肥料,金银假牙取出来存放在第三帝国银行的金库里……”

  这是什么?这是犯罪!这是魔鬼的思维!这是良心泯灭的行为!

  何为正义?在这里显得不堪一击!

  影片《科莱特》中也系统地讲述了犹太人在集中营里的待遇,是一部很优秀的作品,它使我感受到了沉重、杀戮与恐惧。

  所谓的战争,究竟是要亡了一个国家,还是要亡了一群炽热的心... ...

  中国八年抗战,抗得惊心动魄,气壮山河。

  那是一个离别恨苦的时代,也是英雄辈出的时代。米兰�昆德拉曾忧伤叹到:“这是一个流行离开的世界,我们却都不擅长告别。”当一个个热血男儿前去出征,临行前含情脉脉地望着自己的妻儿,这样的离愁别绪,在国难当头的情况下,他们放下小我,只为一朝复兴中华!

  连续剧《战长沙》中一句“血不溅到自己脸上不知道真正的痛”,一幕“懦弱了一辈子的教书匠,却在日本人的枪口下挺直腰杆,血染长沙”何等痛及人心,令人赞其傲骨。我们从未经历过战争,也许曾经听闻,口头叙说,却也从未领悟过战争给一个人带来的不幸。人们容易记住,同样容易忘记。

  2015年,一张照片也警醒着世界:冰冷的沙滩上,躺着一个娇小的男孩,仿佛安详地睡着了,可是他却再也没有能力感知这个世界。战争你看见了吗!看见一个个生灵因你而倒下了吗!

  谨以此篇纪念在战争中亡故的人们,唯愿饱受战乱的你们,终有一日,得到宁静,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改善那些不可直视之现实!是我们不能避免之义务!

返回首页
【打印正文】
发布时间:2018-02-09 12:31:22
版权声明:
1、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六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六安新闻网所有。
2、本站版权所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六安新闻网]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六安市委外宣办
六安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uaninfo.com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