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政务信息>详细内容

齐心合力战“洪魔”
——裕安区固镇镇抗洪救灾工作纪实

编辑:宋明俊 来源:本网原创 发布时间:2020-07-24 08:34:06 【字体:

  “二楼变一楼,街道变码头。”一场突如其来的洪灾让裕安区固镇镇遭受了百年一遇的严重洪涝灾害,其中镇区积水深达3米。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当地干群以昂扬的斗志全力投入到抗洪救灾战役中;各方力量也汇聚而来,全力开展抗洪救灾工作,共同唱响一首气壮山河的“救援之歌”。

  告急!暴雨肆虐,全镇受灾

  “经核查,固镇镇15个村(居)全部受灾,其中13个村(居)受灾严重,受灾农作物面积约6万亩,受灾人口约2.5万人。”洪灾以来一直在现场指挥,眼中布满血丝的固镇镇党委书记王庆军介绍说。截至7月19日晚,该镇完成转移2.1万多人,其中:集中转移安置849人,投亲靠友4200人,紧急避险转移到高处和二三楼1.6万人。20日至21日,根据雨情、水情变化,又集中组织对先期转移的1.6万人进行二次转移安置,其中20日转移1万人,21日转移6110人,到当天下午5时1.6万人全部转移完毕。

  7月17日18时至19日18时,全市普降特大暴雨,48小时平均降雨量超过381.2毫米,破历史极值,其中裕安区汲河流域狮子岗站最大降雨量达642毫米。受此暴雨影响,东、西汲河来水量达到3.5亿立方米左右,造成汲河水位暴涨,19日下午4时开始,6小时内猛涨2.3米,固镇站峰值达27.83米,超保证水位,为历史最高。7月17日至19日,汲河流域降雨量为水文资料以来最大,重现期超100年一遇,短时间淹没固镇镇13个村约70平方公里土地。与此同时,下游霍邱县城东湖水位较高形成顶托,造成汲河固镇段洪水下泄缓慢,水位居高不下。7月19日上午,固镇镇境内东、西汲河出现历史以来首次全线溢坝。

  针对本次强降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超前作出系统安排布置,并派出由市委常委任组长的督导组,进驻指导防汛工作。裕安区委、区政府全力以赴投入防洪应对,在强降雨到来之前,从7月15日就开始发布预警,由区防指通知到各乡镇和区直各单位,并分别于18日8时和19日8时、15时启动防汛应急Ⅲ级、Ⅱ级、Ⅰ级响应,固镇镇第一时间通知到各村(居),并通过会议、电话、广播、微信等方式向全镇发布预警。

  救援!党旗引领,全力以赴

  时间就是生命,群众安危高于一切!灾情发生后,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云飞,市长叶露中亲赴一线调度指挥。18日开始,固镇汛情紧急,市委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和裕安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立即赶赴镇区坐镇调度,区防指固镇前线指挥部就地指挥,组织党员、干部、民兵约1100人,抽调公安干警、城管、卫生防疫及其他乡镇支援人员810余人,省市联系安排消防应急、武警官兵、解放军官兵、通信等人员730人,协调蓝天救援队等社会救援力量400余人,累计共3000余人投入该地抗洪抢险救援,投入救援冲锋舟、橡皮艇共计200余艘,连续转移被困群众。当晚,从安全考虑先把老弱病残孕转移出来,同时对其他人员采取紧急避险,就近转移到高处和楼上等安全地带。

  危急时刻,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深夜里深一脚浅一脚下到一线巡查水位,查看内涝;冒着生命危险,投入洪流中抢险救人;很多党员干部白天黑夜连轴转风雨兼程,在风雨和洪流中践行共产党员的担当与忠诚。

  7月20日16时15分,救援分队接到电话,镇中心胡安小学安置点一名孕妇身体不适,情况危急,急需送医治疗,在现场调度的六安市委常委、六安军分区政委黄体沈大校立即带领应急分队4名成员,跟随向导跳上冲锋舟前往救援。16时30分,救援人员抵达现场,通过搭人梯的方式,把孕妇从3楼传运到2楼平台,在平台上孕妇无法下冲锋舟,黄体沈便立即转过身将孕妇背下平台,送至冲锋舟,安全转运送医。

  90后的年轻共产党员耿天龙是固镇镇水利站副站长,7月19日一早就投入到抗洪救灾当中。在断水断电、通讯不畅、物资缺乏的情况下,带领固镇中学安置点300多人,坚守了两天两夜。水位极速上涨,固镇中学安置点成了孤岛,物资紧缺,他就联系冲锋舟,自己冒着危险运送物资。物资不够,他把食物给群众先吃,自己在后。在救援被困群众时,不慎摔倒,仍坚持救援安置工作,由于一直泡在水里,伤口至今未好。

  “我们通过志愿者队伍发动,募集、借用和购买救援救灾急需的冲锋舟、救生衣、救生绳等各种物资,运来灾区支援救援救灾工作。”连日来,共青团裕安区委副书记李晓斯带着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将物资分运至各救援点,在发动各方力量筹集救援救灾物资的同时,她带领青年志愿者积极投入到抗洪救灾工作中,被洪水浸泡和太阳暴晒的胳膊已经红肿蜕皮。

  感动!八方支援,爱心涌动

  固镇镇的灾情牵动着全市人民乃至全国人民的心。在当地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受到重大威胁时,各方力量汇集而来,抗洪救灾的现场,武警、消防、蓝天救援队以及来自周边省市的多支救援力量投入到了救灾救援工作中。

  洪水无情人有情,军民携手心连心。河南省消防救援总队、郑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周口市消防救援支队、开封市消防救援支队、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南京训练总队、武警宿州支队、武警亳州支队,空军六安场站官兵与灾区人民心连心,第一时间调集了部队进入灾区投入抢险救灾战斗。在抢救遇险被困群众、转移灾民、运送救灾物资战斗中,发扬持续作战、不拍牺牲、英勇顽强的优良作风,为抗洪救灾作出了突出贡献。

  “我们早上6时左右到达现场后,立即投入到救灾救援工作中。”7月20日上午,正式抢险救援的关键时刻,来不及擦去汗水,河南省开封市消防救援支队队员卢俊超匆匆和记者介绍了工作情况,转身又登上冲锋舟赶去救援现场。当天中午12时许,记者看到几位穿着红色救援制服的人坐在地上吃着面包。“我们是19日下午在淮南市寿县的三觉镇参加救灾救援工作后,获悉固镇镇灾情紧急后迅速出发,在晚上21时到达。”来自江苏省徐州市的猎鹰救援队队员顾海平说,他们一行10人带着皮艇、马达和救生衣等物资,到达后立即投入到救助和转移群众工作中。到了中午,一夜未曾合眼的顾海平和队友们已经很是疲惫,就坐在地上匆匆就着矿泉水,吃些面包补充体力。

  把灾情第一时间报道出去,凝聚支持救灾救援力量。连日来中央及省市新闻媒体记者和灾区干群风雨同舟,并肩战斗。灾民转移过程中,新华社安徽分社记者汤阳、周畅、朱青、韩晓雨等及时赶到现场采访,7月20日晚,在转移群众的临时中转点——固镇镇小学六合教学点采访时,听说刚被转移上岸的三、五个灾民没有及时吃上晚餐,他们就把汽车后备厢中采访备用的一箱方便面、二箱八宝粥、一箱矿泉水拿出来,解决他们的一时之需。

  救助!全面保障,重建家园

  “水涨得太快了!村长敲开我家的门,帮助我和老伴紧急转移,现在在安置点吃住都很好。”家住关堰村的的黄国洋和老伴都已经70多岁,现在已经安全转移至作为安置点之一的丁集镇中心小学,说起当时转移的情景十分感动,又心有余悸。“我们这里现在接受安置的受灾群众有200多人,安置点物资充足,还收到了不少爱心人士的捐助。”安置点负责人镇文化站站长王永青介绍说。

  让受灾群众的生活有保障,为有效安置受灾群众,该镇共设5个安置点,最高峰21日达3860人,截止23日上午,安置点还有633人。为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21日、22日紧急调拨5000箱方便面、4000箱面包、2500箱矿泉水、300顶救灾帐篷送至固镇镇,同时社会各界也在积极向固镇镇捐赠各类救灾物资。安置点均有专人管理服务,建立了灾民食堂,安排专人清扫卫生,清理垃圾。建立了5支党员先锋队,区妇联、团委组织对受灾进行心理疏导。目前,安置点内被安置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地方住、有病能及时治疗、有卫生防疫“六有”保障,住宿、生活、卫生、医疗、情绪疏导等各项保障措施均已到位,基本生活环境良好,群众情绪总体稳定。

  “19日下午开始我们就被困在家里二楼,但是我相信有党和政府的救援,我们一定会被救出来的。”家住六合村的王敬山一家三口在被救援队伍转移出来的时,一边与前来迎接的亲人高兴的打招呼,一边激动的告诉记者,自己在内心里坚信洪水无情人有情,有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一定会战胜洪灾,早日回到家园。

  截至记者发稿时,固镇街道水位持续下降,街道约有一半区域退出水面以上,13个受灾严重村均有部分区域退水。7月22日,裕安区成立了由区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固镇镇灾后重建恢复生产指挥部”,安排的39个区直单位包保固镇13个受灾严重村于23日上午均已到位,对所有受灾情况再次进行全覆盖排查。指挥部下设的环境保障及医疗救助组已在退水区启动卫生清理和环境消杀,固镇镇按下了灾后重建恢复生产工作键。(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张世巧 陈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