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政务信息>详细内容

灾后迁新居 敞亮过新年
——裕安区固镇镇行蓄洪区移民搬迁安置见闻

编辑:宋明俊 来源:本网原创 发布时间:2021-02-23 09:00:36 【字体:

  “欢迎来我家参观,快进来坐坐喝杯茶!”2月20日,还沉浸在春节和乔迁新居双重喜悦中的余道友老人热情地招呼记者到他家看看。从六安市区一路驱车来到裕安区固镇镇行蓄洪区佛庵安置点,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成排的现代化住宅,平坦宽阔的小区道路被打扫的干净整洁,一栋栋红黄相间的住宅楼拔地而起,排列整齐,俨然是一派现代化城市社区的美好景象。

  “我是春节前搬进来的,刚开始还有点舍不得老房子,毕竟是生活了那么多年的地方,等搬到新房子才发现与原来住的地方比简直是一个天一个地,新房子我很满意!”骑着三轮车刚从田里劳作回来的余道友笑呵呵地带着记者走进了他在佛庵安置点的新家,崭新的沙发、桌椅和一应俱全的家用电器,宽敞的客厅在明亮地砖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通透。

  余道友是佛庵村村民,他所在的高台组位于固镇镇保庄圩之外,距离流经该镇的淮河支流——汲河较近,每年一到汛期,他和村民们都饱受洪水侵袭的威胁,2020年夏季一场历史罕见的大洪水更是让大家苦不堪言。“去年镇上发大水,我们靠近河边的房子更是首当其冲,家家户户进水都在1米多深,幸亏镇上给我盖了新房子,让我们能够及时搬到圩子里来,再也不会被淹了。”

  淮河行蓄洪区移民迁建是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重要决策部署,考虑到淮河干流及相关支流近年来历次洪灾严重威胁着沿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干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国务院、省和市先后出台《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关于切实做好进一步治理淮河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安徽省淮河行蓄洪区安全建设三年(2019—2021年)分类推进方案》《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淮河行蓄洪区安全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沿淮各地陆续做好行蓄洪区移民迁建工作。

  据固镇镇分管行蓄洪区迁建工作的副镇长刘伟介绍,裕安区淮河行蓄洪区属城东湖行蓄洪区部分,低洼区主要分布在汲河水系,沿东、西汲河分布,涉及固镇、丁集、罗集三个乡镇16个行政村,169个村民组。其中,98%的迁建任务都集中在固镇镇,涉及全镇12个村3200户10311人,工作任务相对繁重。

  搬迁和安置是行蓄洪区移民迁建工作的重点任务,只有将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安居,移民迁建工作才能顺利开展。为确保该项工作有序推进,固镇镇按照省、市要求,于2019年初迅速动员实施,一方面摸清底数,制定规划,另一方面同步开展拆迁动员、安置点建设等各项工作。

  “刚开始,很多群众都不愿意搬,有的是不满意安置标准,有的是故土难离。”佛庵村村委会副主任车永钰告诉记者,在镇村两级广大干部夜以继日地思想动员下,越来越多的群众接受就地安置、外迁后靠和外购安置等不同方式进行搬迁。尤其是2020年的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洪水,让行蓄洪区居民受灾严重,搬迁至新房的愿望日益强烈。

  群众愿意搬出来了,下一步就是要把他们安置好。与外迁后靠和外购安置相对简单的方式不同,就地安置的任务十分繁重,既要把安置房按质按时盖好,又要最大限度保障搬迁群众利益,以公正阳光的方式让大家选好自己满意的住房。

  “俺家的房子是在去年选的,政府按照老房子每平方950-1000元的标准给我们进行补助,我们老两口选的90平方米的房子,按照补助标准,我们不仅没掏一分钱,连上新房装修,我们还净得了10000多元,真是做梦都没想到。而且晚上也更安心了,不像以前在外面单门独户吓得慌!”与余道友一样,同是佛庵村居民的余道训夫妻俩也在春节前搬进了新居。春节期间,从城里回家过年的子女看到老两口如今的居住环境,都“嫉妒”地说比自己在城里住的房子还要好!

  良田连成片,村貌换新颜。截至2020年底,固镇镇统建安置群众共计选房920套,大部分行蓄洪区统建安置户已入住新房,该行蓄洪区搬迁安置工作基本完成。

  随着保庄圩外农房的大部分拆迁,目前该镇12个村的大部分土地已进入土地复垦阶段,通过农村宅基地土地复垦工程,之前的碎片化土地将连成片,为土地流转和农业规模化生产创造有利条件。同时,随着行蓄洪区内老房旧房的拆除,以往乡村的老旧散乱面貌得到有效改变,居民自身的防洪安全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居住条件大为改善,集中安置区处于已建保庄圩内,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生产生活、就医就学更为便利,有利于保证群众安居乐业。(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曹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