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深度报道>详细内容

白云深处有人家
——清代霍山繁荣的农耕文明探源

编辑:宋明俊 来源:本网原创 发布时间:2024-07-25 09:28:07 【字体:

655ed93b129545108e55a90dbb2cb3cb.jpg

农书插图

7aec9e7ad79240e2ac50b9a389780ec1.jpg

徐光启

7ec91229c2144c88876aa8398dc916f1.jpg

千笠寺古民居

f226d8b4c8fc436b94d793dbe36f1f62.jpg

上土市胡家老屋、康熙年千笠寺和尚龛、石家石水井、黄叶坪石家

1a3d0062334e4cac9910283db3e6c4fa.jpg

  文中的数据基本引自万历《六安州志》,乾隆、嘉庆、光绪《霍山县志》;嘉庆二十四年六安州及霍山人口,引自汪德华、熊帝兵《从动乱到治乱:咸同兵燹时期的六安社会》,出自《中国人口史》。

2c562daf0abd437db9c6339473164d1a.jpg

水车、水碓、石磙与石磨

  霍山县本为“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山区县,农耕条件相对落后。自古以来,西南山区人口相对聚居在淠河水系的河套、盆地、山冲等有畎亩的田园地带。这一现象以致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公路进入山区也没多大改变。可在一些高山峡谷,本没有可供人赖以生存的畎亩,漫山遍野,森林密布。森林里,土壤肥沃,碎石成堆,有过刀耕火种的痕迹。山野中,成畦、成垄的草坪处,总能发现墙基、瓦当、石槽等供人长期生活的庄户遗址。

  人们不禁为这“荒山野岭有垦殖”“白云深处有人家”的现象而称奇,惊叹之余也在思考,距今几百年前的清代,应该人口较多,人居广泛,霍山有过繁荣的农耕文明吧!

  农耕文明繁荣的社会原因

  据明清《六安州志》和《霍山县志》记载:万历十二年(1584年),霍山有丁口24078人。经明季兵灾之后,丁户凋残殆尽,有丁口15010人。顺治二年(1645年),满清下江南,对霍山居民“立寨栅地”式的反抗施行残酷的镇压,致使丁口急剧下降到6959人。霍山人烟稀少,土地荒芜,百业凋零。清统治者认识到恢复人口,恢复经济,发展农业生产才是“国之大计”。

  【实行鼓励民垦的土地政策】对于荒山,清乾隆、嘉庆《霍山县志》都有着同样的记述:“霍多山,山无赋,其赋统归于田,民可垦山而种。邑旧有马场,所遗马场数处,久垦成田,民之执其业者,有租无赋,用存规制”。这表明在霍山开山垦荒种植杂粮不缴赋税。至于农田,也有记述:对于无主的一千五百一十顷五十五亩的荒田、塘山,奉文拔入兴屯,责令报垦。后陆续开垦恢复的田地塘山共有八百八十五顷三十亩七厘。原定按年加入熟田,照例征解田赋。乾隆四年二月,遵旨议事,准于豁除。

  减免赋税,还田于民,激发了居民农耕的积极性,荒芜的田园得到垦复,荒山野岭得到开垦。粮食充足,人民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建立仓储提供粮种及储备】乾隆元年,县令史步高奉旨在城内建立漕凤月、预备和积贮三个粮仓,在花园畈设东社仓,沿淠河的梁家滩与管家渡分设西社仓、南社仓,下符桥设北社仓。乾隆二年,从江宁省仓领米一千二百石,换成稻谷二千四百石,分派四社,每仓六百石为社本。每年春季发放种粮供居民种植,秋后加一息收回储藏。此种措施为农民耕作提供廉价而充足的种子,让农民有种可耕并愿耕种;同时也为县域内应对灾情提供必要的储备。粮食不断生产,仓储不断增加。到了乾隆三十八年,巡抚裴宗锡认为社仓积谷过多,易霉易腐,奏请朝廷处置,经户部议准,乾隆三十九年,霍山变价出售一万五千八百九十二石三斗四合五勺社谷藏粮于民。所收钱款上缴藩库。截至乾隆四十年,霍山四乡社仓仍存本息社谷二万三千四百五十石三斗四合六勺。

  【组织修复山塘堰坝及道路】霍山本是山区,无较大的陂、塘、湖、堰。山下有小河,皆可拦河作堰,引水灌溉;地中有水,皆可深挖为塘,蓄水抗旱。山中半亩之塘、盈尺之堰,比比皆是。只是夏季山水暴涨,依山顺水的河堤及道路常被冲毁。霍山历任县令十分重视河堤堰坝及道路的维护。仅乾隆县志记载的就有:陈瑺,乾隆五年倡议并集资修建了太平桥河堤。张抡甲,乾隆二十年,修建了龚家巷口河堤。保黎桥,康熙间水圮,赖允元倡修。雍正十年又圮,邑人沈世柱父子捐资重建。平政桥,乾隆十三年,吴学山捐俸倡修。康济桥,乾隆二十六年,张抡甲倡建。

  民间集资修建的河堤道路也不计其数。比如:保黎桥西岸石堤,乾隆初年有耆民广嘉祚修建。利涉桥有监生汪选修建。东关石路、永济桥、临薰桥、永康桥等有城隍庙住持郑先锟捐资修建。西南山区的潜太、霍英大道也不例外。近年来,仅在大化坪镇舞旗河村的大兴湾、百家山村的苍坪、王家河村的庙谷岭等处就发现了雍正、乾隆、嘉庆年间的摩崖石刻及“大清修路碑记”。河堤、堰坝及桥梁、道路等基础设施的维护,给农业生产创造力了条件。

  【引进并推广高产农作物】据万历《六安州志》物产篇记述:霍山谷属类,多稻、多菽(大豆),多麦,有黍(黄米)、稷(高粱)、荞、粟(小米)。可见谷物种类不多,黍、稷、荞、粟等适宜山地生长,可产量并不高。清初,霍山十分重视水稻品种的改良,乾隆年间,引进的就有黄梅籼、零江籼、齐头籼、云南粘等外地品种,品种多达32个。同时又引进了适合山地种植且为高产的玉米及红薯。关于玉米的推广,乾隆志有记:玉芦,一名玉秫,俗名玉榴。味同粳米,绝胜他粮。四十年前,民家惟菜圃间偶种一二,以娱孩童。今则延山遍谷,西南二百里皆恃此为终岁之粮。至于薯,归类在蔬菜,大者长尺余,围盈拱。自六安西乡苏埠,霍地均有种植。

  红薯与玉米作为高产的农作物引进霍山,在西南山区逐步推广并广泛种植,极大解决了农民口粮问题,使得部分人口在高山大岭中定居下来,出现了“白云深处有人家”的自然景象。

  【推广科学的农业生产技术】霍山早在畎夷部落进入大别山时就修建了畎亩,实行畎浍。秦汉时期,畎亩已遍及淠河水系的各个支流,牛耕及铁质农具得到广泛运用。东汉末年曹操在江淮屯田,霍山西南山区的畎亩上了规模。这点,霍山分布较广的汉代贵族棺椁及两晋时期贫民砖穴墓葬就可说明。元明时期,霍山是六安养马的主要地带,畜牧业技术也很高,还诞生了《元亨疗马集》。

  清初期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乾隆七年(1742年)朝廷组织编修了《钦定授时通考》,按天时、土宜、谷种等8门,系统辑录了古今农业资料。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对明末王象晋编撰的《群芳谱》做补充并修订,成为集植物学兼农学的巨著。道光时期还重刻了《农政全书》颁发全国。这些农书用于指导农业生产,直接推动了霍山农业生产工具的革新。传统整地用的犁、耙、耖,育秧、移栽用的平板、秧马,中耕用的耘锄,排灌用的翻车、筒车、水转翻车,收获用的割镰、山镰,打场用的风车等借鉴江南图样都有了革新。特别是水力、风力和畜力被应用到谷物加工上,出现了水磨、水碓、风磨、驴磨等,提高了粮食加工的效率,解放了部分劳动力。

  农耕文明带来的社会繁荣

  【农耕经济的繁荣,促进人口快速增长,居民分布广泛】清初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的系列政策后,人口有了增长。据乾隆志提供的数据:顺治七年霍山实有丁口6959人。康熙二十一年到五十年,审增人丁808人,乾隆十一年,滋生人丁1007人。从顺治二年到嘉庆二十四年历经一百七十余年的发展,六安州有人口1506173人,其中霍山有人口423533人。清中期霍山人口庞大,经济繁荣,达到鼎盛时期。光绪志记述:咸同年间,因太平天国运动,再遭浩劫。同治七年(1868年)霍山报户部土著男妇大小丁口12552人。后经四十年发展,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霍山有土著户15153户,男女大小丁口111800人;侨居民户5229户,男女大小丁口37127人,霍山总计人口达148927人。尽管满清时期霍山的行政范围包括两河口以内东西淠河的整个水系,面积远远大于现在,可清中期霍山的人口已十分庞大。基本农田再也不能承担庞大人口的生存,人们不得不再次走进深山垦荒种植,以求得生存与繁衍,重演了开篇的自然景象。

  【农耕经济的繁荣,改善居住条件,形成封建庄园】乾嘉时期,人口发展体现在家庭上,普遍出现一家经几代繁衍,达几十甚至近百的社会现象。比如:笔者先祖叶宏茂(乾隆24年10月—道光11年1月)育有3男,第三代有11男,第四代有23男,到了第五代已有60个玄孙,五世同堂远远超出百人以上的人口。人口多了房子不够住了,经济好了对居住的要求也高了。有的在原址上扩建或翻建,有的开枝散叶到新的地方兴建家园。新建的规模因分支的人口而定,从三间一排的独户,到三进两重两包厢的四合院。经济雄厚的,还创建了多进多重多包厢的封建大庄园。这庄园不乏高墙大院、青砖黛瓦、雕梁画栋。前有方塘可防火,旁有岸山种果树,猪圈、牛棚安排在方便生活不伤风水的某处。乾嘉时期建造的,被称之为老院子、老屋。比如:何家老院子、余家上下院子、戚家老屋、熊家老屋、石家老屋等。咸同年间建造的,被称之为花屋、新屋。如:许家花屋、王家花屋、闫家花屋、张家新屋等。即使在大别山腹地,青枫岭上的黄叶坪也有石家新屋,白马尖下的金竹坪还有熊家新屋。这两处都是有名的大地主庄园。霍山绝大多数地主庄园都为大清盛世所修建。

  【农耕的发展、生活的需要带动种植业的生产】霍山人,依山靠山。这里气候温润,物种丰富,生长有松、杉、枫、榉、竹、山漆、油桐等建筑用材,有石斛、灵芝、天麻、茯苓、百合等中华药材,也有茶、油茶、水果、木耳、蘑菇等饮食用材。种植、加工并销售这些货物是市场的需要。温饱之余,霍山人大力发展种植业。

  货属,乾隆志记述的有:山货以茶为冠,最上等的称银针,次等的叫雀舌,又次等的叫梅花片、松萝春、兰花头,以谷雨前为贵。木材,山林未开垦时,多巨材,今惟杉木而已,大者绝少。漆,西南山中有之。桐油,炒桐籽榨取之,霍境皆可种。棉花,非本土所宜,农家资以御冬,有种。靛有槐靛、蓼靛、猪耳靛,村农莳之染土布……

  药品,草本以石斛为珍贵,山中采集已空,市场有销售的,从襄阳等地运载而来,借霍山名气。其次为何首乌,大到数斤或成人形的尤为珍奇。其余有苏艾、蒲荷、天麻、金罂、玉竹、柴胡、黄精、金银花、天花粉等四十余种。木本以茯苓最贵,山里人将老松树截成小段窖种的居多。其余如厚朴、辛夷、山楂、桃仁、五倍子等十几种类。

  炭,有炼炭,闷炭、欢喜炭。山纸,惟品文、桑皮与火纸。香末,每年远商由北地采买老柏树根,船载来霍,进山合土产香料就山中水碓舂捣成面,用箬竹叶包裹装篓,簰运出山,分销各郡。

  矿产。矾,出自管家渡与黄碧河。乾隆八年,庐江矾厂工人,在黄碧河见其矿石,试之良然。石灰,仙人冲者佳,黄栗杪、南乡者稍逊。铁矿,所出皆淘沙所得,唯铁质颇佳,州下多喜购用。

  种植业的发达为繁荣市场提供了丰富的货物。

  【农耕、养殖、种植业的繁荣促进手工业的发展】生产需要劳动工具,生活需要日常用品。淠河有含铁量极高的矿砂可冶铁。东淠河沿河的陡沙河、漫水河、黄石河、杨家河、铁儿冲就有上规模的铁厂。冶铁匠将铁砂化为铁水灌进模具制成铁锅、火盆、吊罐等生活工具。锻铁匠用毛铁打制成各种劳动工具或生活用具。这时的木匠分工很细。做大木的,会计算房子的平水,设置梁柱的榫卯,绘制庄园的结构图;做细木的,会建构几何图案的窗矶,雕刻山水、人物、花卉,打造典雅而精巧的嫁妆。石匠并非开石条那么简单,石狮与石鼓的雕刻、石拱桥的搭建、石磙与石磨的锻造都需要精准的计算与精湛的技艺,容不得半点差错。每个地主庄园都是一组木匠、石匠、泥瓦匠劳动与智慧的结晶。全县27个市镇,每个市镇都会有木匠铺、篾匠铺、铁匠铺打造并出售相应的手工产品。到了咸丰年间,还出现了木器社、篾器社、铁器社、油坊、纸棚、棉纺厂等上规模的手工作坊,霍山的资本主义萌芽也就诞生了。

  【自然经济的繁荣促进运输与商业的发展】关于运输。陆路,乾隆志铺递邮亭篇记录:霍山通往六安州的有通光山与北望山铺,通舒城县有麻塘市、龙冈与罗湖铺,通往英山县的有黑石渡、六安山、祝家、新铺、道士冲、漫水河、上土市与深沟铺。通往州府、潜太、蕲黄官道上的邮亭有:十里铺、三尖铺、胡家、项家、佛寺岭、三石岭、烂泥坳、土地堂、张家岭、土地岭、回头岭、老鸦涧等12处凉亭,西南边陲老鸦涧凉亭上还镌有“西城保障”四字。水路,嘉庆志津渡篇记录:有化龙河、老滩头、戴家河、双山、黑石渡、黄家畈、梅家渡、管家渡、黄溪涧、中埠河、黄岩、梓口河、龙井冲、磨子潭、金家棚、湄河、麒麟河、大河厂等18处渡口,这些渡口可常年通航。光绪《霍山县志》也记:乡镇溯淠水能通竹筏者,沿漫河有五溪河、大化坪、千笠寺、漫水河、黄栗杪。境内河道惟漫水源远而势平,贯西南之腹,当淮楚之冲,可以南接潜太之力运,西接蕲黄之车运。可见当时的官道四通八达,设有铺递、凉亭等管理机构及便民设施;水路运输也能到达淠河水系的深山地区。

  关于商业。乾隆志镇市篇记录的有:下符桥、项家桥、戴家河、三尖埠、沙王河、黑石渡、梁家滩、落儿岭、烂泥坳、管官渡、濛潼湾、中埠河、龙井冲、磨子潭、诸佛庵、大化坪、五溪河、燕子崖、上土市、漫水河、黄栗渺、千罗畈、榆树店、新店、螺蛳店、西迷店、黄杨店等27个集镇。

  贡赋篇盐法记录:官府额定食盐不足八千,每年淠河沿岸商户所销售私盐是官盐数倍。官盐由淮河入淠河运达霍山,桐城、舒城、英山额定官盐统定在霍山分发,盐商用骡马驼运,往来商队熙熙攘攘。

  贡赋篇茶贡记录:六安州岁贡芽茶二百袋,每袋重一斤十二两,明制也。自宏治七年分设霍山县后,随定额分办,州办二十五袋,县办一百七十五袋,国朝因之。康熙二十三年奉文增办一百袋,州承办三十七袋,县承办二百六十三袋。康熙四十七年,贡茶一千二百袋,雍正七年增办一百袋。乾隆元年贡茶七百二十袋。每年县办芽茶拣雨前一枪一旗,依法摘制,送州,以黄绢为袋封贮,用龙旗龙袱恭送。

  官盐、贡茶的市场在霍山。其它山货贸易,据光绪志物产篇记述:出境之大宗为芽茶,竹木、木炭、茯苓、木耳、丝麻、山纸次之,药材、矿冶、香末、牲畜又次。出境土货进款自千百而至数万、数十万,岁不下五十万金。

  关于霍山市镇的繁荣,光绪县志对县城有这样的描绘:国朝街市当乾隆之际,民物殷富,城内厘市多莫能容,蔓延而至四外……市民居室、祠庙、会馆左通右达,星罗而棋布者,不可胜数。鱼、盐、粟、帛、苓、茶之运,货殖挟资巨万者,比比皆是。剧院、酒肆歌吹沸,天街灯火万家达旦不息。当是时贸易民物之盛十倍于今(光绪三十一年)。故四方辐辏称之巨镇焉!

  【农耕经济的繁荣促进民俗及宗法文化的兴盛】农耕人敬重自然,家家把“天地”贴在中堂供奉;农耕人师法自然,注意自然与农业生产的研究。以农谚的方式总结出诸如:芒子扯红旗,正是点地时。千犂万耙,不抵旱插一下。秧有针深,搭埂耖青。三月天气有些难,秧要暖和麦要寒。八月小,烂牛草。云像鱼鳞般,晒草不用翻。穷莫丢猪,富莫丢书……等生产与生活的规律。为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相信有超自然的力量。每一个村落都建有水庙、土地庙,较大的村庄还建有观音庙、财神庙、华子庙等等。求雨、求子、求财、求丰产、驱病魔,都需要到相应的神庙去表达心愿。有庙就有庙会,特别是丰收之年,总是要打庙会以示庆典。于是打锣鼓、唱小戏、讲喜诀、玩杂技的粉墨登场,玩龙舞、狮子舞、花灯舞、蚌壳舞、连响舞的纷纷上阵。卖小吃的、卖土特产的也赶集而来,非常热闹,民宿文化兴盛起来。

  霍山人家族观念非常强。经济富裕后,大家族不仅兴建庄园,也建宗祠,修家谱,修祖坟,明礼教。只要稍作观察就可发现:哪些祖坟所立的石碑,最早的在康乾时期,嘉庆年代较为普遍。家谱首修大多在乾隆年间,都有县令撰写的谱序。祠堂的建造基本在乾嘉年间,最迟的也不会迟于同治初年。宗祠有专门的田产,经济收入用于祭祀及家学开支。有的家族对本家子弟实施义务教育。

  研读清代的地方志,我们发现在清代的中期,霍山的农耕文明正处于一个鼎盛的时期。这个时期的中国也是世界最强盛的国家。我们不可否认清统治者对农业生产及民生的重视,也看出他们对山林过度开垦所造成资源枯竭的担忧。可是受重农轻工、重文轻理传统文化的影响,乾隆时期不可能产生蒸汽机那样的工业革命。闭关锁国的国策也与第二次工业革命失之交背。相反两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就是帝国主义掠夺中国的侵略战争。道光之后,朝廷腐败,割地、赔款给民族带来的不只是屈辱,极强的财政负担转为赋税,国家积贫积弱,农民运动风起云涌。这时的霍山民生凋敝,人口及经济濒危,以致光绪年后的霍山再也无法重现乾隆时期的繁荣景象。

  研读清代的地方志,让我们充分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民为本,和平发展,民族才能兴盛。(叶茂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