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深度报道>详细内容

“雷达菇”成为山乡“新宠”
——姜兴贵与他的羊肚菌产业

编辑:宋明俊 来源:本网原创 发布时间:2021-05-08 10:11:43 【字体:

  “你们看看,就我们这儿的青山绿水原生态种植出来的物品说啥也不会委屈了消费者啊!”姜兴贵现年40岁,精瘦干练,金寨县斑竹园镇小河村人。要是在2014年前,他可不是这么说,那时候,他经营着一家石材加工厂,曾经也是红红火火,效益还不错。但是提心吊胆,因为污染问题,屡屡被政府责令整改。“我放着好山好水不利用,天天违背‘良心’赚小钱,真是不识时务啊!”

  机灵的姜兴贵想到了转产。每年初春,商贩们在家乡以每市斤60元的价格收购野生羊肚菌(俗称“雷达菇”)引起他的关注。假如能够把这种野生菌进行人工种植,提高产量,效益肯定可观。于是,他试探着通过网络查询,竟然真的找到了四川省绵阳农科院能传授羊肚菌种植技术。2014年8月,他远赴四川拜师求学,两个月后带着菌种回乡试种。

  羊肚菌是一种食药两用菌类植物,是宴席上的珍品,又是人类理想的健康长寿食品,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富含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和维生素,具有益肠消食、化痰理气、润胃健脾、强身健体、防病治病、防癌抗癌、延年益寿、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功能。羊肚菌过去靠野生,生长在大山区森林之中,一年只长一次,产量很低,采集困难,市场售价每千克1200至2000元,国际价格更昂贵。

  “没有想到‘外来妹’不服水土。”姜兴贵风趣地说。羊肚菌生长环境必须达到适宜的温度、湿度、土壤、通风、光照等。四川原种不适本土种植,连续两年实验种植均以失败而告终。“成功不相信泪水,前进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失败并没有动摇姜兴贵创业的信心。他是个肯钻研爱学习的青年,大胆设想,利用家乡野生羊肚菌进行驯化配种。2017年他采集本土羊肚菌进行试管反复提纯驯化后,转接到原种开展栽培出菇实验。

  “看到出菇,激动不已啊。近千个日日夜夜,我没有白费心血。”2018年早春,姜兴贵的试验田里发生了奇迹:试种成活率95%。当年底,他便种植6亩面积,短短4个月,次年春收获鲜菇2400市斤,每亩实现收入2.4万元。而且这种菌类植物生长周期在冬季,可利用农村冬闲土地,不挤占农作物生产空间,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镇里把小姜当成‘创业能人’扶持,并审时度势,鼓励他把羊肚菌产业做大做强。”5月4日,我们在镇宣传委员吴芳兵的引见下,很欣喜地看到姜兴贵的基地上种植棚、晾晒棚、烘干车间布局合理,二三月收获、初加工的干品4月就基本销售一空,只剩点点展品啦!

  2019年8月,镇政府筹措资金90万元,建成3500平方米小河村食用菌生产基地,为姜兴贵提供种植棚、晾晒棚、烘干车间,水电设施完备齐全。姜兴贵家庭农场也申请注册为金仓园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9年冬公司种植80亩羊肚菌,2020年春收鲜品3.2万斤,加工成干制品4000斤,实现销售收入240万元,纯利145万元。2020年在原有基础上又分别在沙堰、漆店、小河、王氏祠等村通过盘活闲置蔬菜大棚、建设基地及建加工厂等方式,扩大生产规模共102亩,同时辐射到全军乡种植148亩、吴家店镇10亩。目前产出羊肚菌全部销售到广州且销售渠道固定,供不应求。

  公司不仅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更创造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公司壮大了集体经济,2020、2021两年向村分红累计22万元。尤其是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就业创收的岗位。2020年用工50人,其中贫困户28人,全年(仅4个月生产期)为农民创收75万元。周训贵、卢珍夫妇,家有三个小孩上学读书,小女儿手有残疾,家庭经济相当困难,原先年收入仅1万元左右,现在公司就业,年收入增加2万元。汪光平家里5口人生活,老夫妻俩身体不好,儿子和儿媳既要照顾老人和小孩又要外出务工,左右为难,现在家门口公司上班,并顺利脱贫。

  斑竹园镇投资390万元、规模2500平方米的小河村食用菌生产基地二期工程正如火如荼地兴建中。公司研制的菌种和种植技术已经辐射到周边的沙河、关庙、南溪、吴家店、果子园、全军、铁冲等乡镇。2020年全县种植400余亩。今年已下单1500亩,预计5年内县内将达万亩,为金寨县乡村振兴作出贡献。(吴继利 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徐缓 陈力 文/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