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深度报道>详细内容

大山里的葡萄熟了

编辑:宋明俊 来源:本网原创 发布时间:2020-12-03 09:18:46 【字体:

  金寨多山,山外山,天外天,群峰连绵,白云生处有人烟。

  丁家埠,位于金寨县南溪镇境内,是个老埠口。史载,当年丁家埠樯帆林立、棹楔峥嵘,白日商贾云集,向晚灯烛荧煌,很是热闹。

  2019年的秋天,秋意渐浓,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踏上了丁家埠这片厚重的土地,拜访许怀兰。

  尽管有一定的思想准备,但许怀兰的“家”还是让我相当震撼——十七八亩的葡萄园,沿着乡间公路逶逦展开,田间阡陌深处,有一处简易的活动板房。近6年时间,2000多个日日夜夜,许怀兰就在这套活动板房中与葡萄们长相厮守,不离不弃。

  一

  江苏盛泽,苏南的小镇子,冯梦龙笔下“日出万匹、衣被天下”的地方。改革开放后,这里依托蚕桑,缫丝、织绸、印染、加工,成了中国著名的绸都。当年,金寨有大批人员在盛泽打工。许怀兰和老公耿思明的打工地,也选择在盛泽。与那些在丝绸厂找工作的老乡们不同,他俩在盛泽做油漆工。

  “你和老公返乡种葡萄,是不是因为盛泽太苦太累?”

  “孩子要上高中,父母临近衰老,我们不得不从打工地返回家乡。”

  2014年春天,许怀兰和丈夫耿思明回到家乡,小俩口思前想后,觉得种葡萄比种水稻赚钱,决定尝试一下。流转土地,预订种苗,学习技术,挖沟起垄。尽管心里还对盛泽有丝丝不舍,但致富家乡的种子,已在这个春天悄然发芽了。

  许怀兰说,那是一段累并快乐的日子。两人在田里拼命劳作,汗流浃背,尽管累得直不起腰,但心里是满满的希望。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往往会超越生活本身的磨难。

  秋天来了,葡萄园已初具规模,藤蔓渐老,棚架历历。对许怀兰夫妇来说,园中的每一寸土地,都紧握丰收的因子;每一缕气息,都弥漫着幸福与希望。当尾随而来的阴霾准备给这对夫妇致命一击时,两人正沉浸在田园牧歌、颗粒满仓的梦想之中。

  2014年初秋的那段时间,耿思明感觉肠胃不适,去县里做胃镜、肠镜,都查不出什么原因。由于葡萄园里的活多,夫妇俩也没往深处想,只是买了几包药回家服用。秋后,耿思明的肚子痛得越来越厉害,吃什么都反胃,人也快速消瘦。夫妇俩这才意认到问题的严重性,赶紧去省城就诊。在安徽省立医院,一纸化验单,让这对小夫妇瞬间掉进了冰窟窿。

  胰腺癌!多么可怕的疾病,多么严酷的现实!她再也不想那片青青的葡萄园了,她得带着眼前这个活生生的人打针、吃药、化疗,辗转在省里、市里、县里的各家医院,她甚至一步一祈祷,一步一磕头,悄悄去土地庙、山神庙、道观、佛寺烧香许愿,裤腿被磨出了两个大洞,膝盖鲜血淋漓,自己却浑然不觉。

  许多个夜晚,耿思明拉着许怀兰的手,诉说心中的无限歉意。自结婚以来,两人起五更、睡半夜,没有过上几天安生日子。好不容易把葡萄园搞起来了,自己却要提前离开了。往后,上有近90岁的老母,下有上高中的孩子,所有的负担都压在许怀兰这个弱女子身上,家里的日子还怎么过啊!

  耿思明认真盘算过,葡萄园虽然有了起色,可为了建园投进去近30万元,其中,20多万元是银行贷款。自己如果死了,靠许怀兰一人经营葡萄园,难度实在太大了。因此在剧烈的疼痛中,他反复地跟妻子说着一句话,“把葡萄园卖掉吧,不背债,你负担轻些。”

  起初,许怀兰是同意卖掉葡萄园的。但想到两人一起建设葡萄园的每一天,想到儿子要上学,婆婆要赡养,她一次次坚定地摇头。看着形销骨立的丈夫,她一次次泣不成声,“有葡萄园在,我们一家还有希望;没有园子,我们真的没活路了啊!”

  2015年5月15日,48岁的耿思明讲完最后一句遗言,带着不甘、留恋的眼神永别了这个世界。办完丧事,看着葡萄园里疯长的杂草,许怀兰眼里满是怒火,她那因疼痛而散乱的心,一点点地收拢起来,坚硬起来。恍惚中,她听见自己的灵魂在呐喊,该死的草,我要消灭你们!我要坚强地活下去!

  二

  老天仿佛有意刁难许怀兰,2015年、2016年夏季,几场大暴雨侵袭丁家埠,许怀兰的葡萄园,一半被泡在洪水里。

  “那些天,雷在头上打,雨在身边下,我在雨中哭。”坐在我对面的许怀兰,说着说着,声音有些哽咽。

  暴雨中,许怀兰抱着脸盆,一盆盆向葡萄园外舀水。可雨太大,地面的洪水汇集太快,她舀水的速度远远低于洪水汇集的速度。可她不管这些,奋力地舀着、舀着,终于眼前一黑,一头倒进了乱泥里。

  “幸亏我的老娘啊!”许怀兰掏出纸巾,擦了擦眼里的泪水。“老耿走后,我娘就跟我住在一起,在葡萄园里陪了我两年,帮我拔草、提水、做饭,娘知道我一个人太苦、太冷清,怕我挺不过来。”

  困苦是一把刀,它一方面割破人的心,另一方面却掘开生命的新泉。耿思明的母亲周世新在儿子去世的那一段日子,痛不欲生,精神恍惚。但看到许怀兰坚毅的身影、坚定的步伐,老人家慢慢地振奋起来。她不仅自己洗衣、烧饭,还种菜、养鸡,根本不像一位90岁的老奶奶。许多次,许怀兰要帮婆婆洗衣服,都被婆婆坚决地拒绝。而许多次,婆婆将炖好的鸡汤送到葡萄园边,看着许怀兰全部喝下去,才满足地离开。

  “儿子也懂事了。”许怀兰擦了擦眼泪说,“学习比原来自觉了,也不再怕苦怕累了。”

  三

  苦难的尽头通常是幸福的源头,对许怀兰来说也是如此。

  丁家埠村两委和南溪镇党委、政府了解到许怀兰的真实情况后,认为她达到申报贫困户的条件。通过户申请、村评议、镇审核、县复审及公告,2016年,许怀兰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在脱贫攻坚战中,金寨县不仅全面贯彻落实省市相关脱贫政策,还根据县情实际,制订了一系列加速脱贫的工作措施。许怀兰向我算了一笔账,被评为贫困户以来,她家享受了以下救助政策:一是30万元的创业无息贷款,期限2年。二是1万元扶贫小额贷款,用于发展光伏产业,每年可分红3000元。三是加入扶贫“一亩园”项目,每年可获收益2000元。四是特色种养奖补,每年可获3000元。五是医保的“351”“180”、政府代缴保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相关政策。六是读高中的儿子每年可以领到3000元国家助学金。对于一个贫困家庭来说,这些“真金白银”是及时雨、救命钱,为家庭输血补气,帮助她家脱离苦难。

  “这么多年,我们在外面打工,除了回来开个证明啥的,跟县乡村基本没啥联系。很长一段时间,我认为乡村两级没啥用,可当我遇到困难时,我才知道党委、政府是多么重要,这么多年,如果没有脱贫政策的支持,真不知如何跨过这一道道难关。”许怀兰激动地说。

  还有亲戚、朋友主动伸出援手。有些亲戚平时甚至少有走动,可一听到许怀兰的困境,马上愿意提供帮助。许怀兰说,虽然我平时一个人忙里忙外的,可我总感觉身后有一大批人在为我使劲。有了党委、政府和众多好心人的帮助,我还怕什么呢?

  在许怀兰的葡萄园边,住着几户周姓人家,他们把许怀兰视作自己的亲人,力所能及地提供帮助。葡萄园除草时,总有人免费前来做帮手;葡萄成熟季节,这几户人家义务帮助她守护丰收的果实。为了给许怀兰壮胆,这几户人家都在大门口安上了电灯,晚上把电灯点得雪亮,还喂养了几条狗,晚上听到风吹草动,就拿着电筒,远远地打吆喝、打响声。

  四

  从许怀兰的讲叙中,我的大脑里勾勒出她劳作的情景:在6年2000多个日日夜夜,她的生活简单纯静又艰辛负重,她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机器,在这片田野里疯野地劳作着。初夏的葡萄藤万蛇灵动,几阵大风过后,有的软塌塌地匍匐倒地,她得及时将它们扶上棚架的“大位”;秋天来临,园里的葡萄陆续成熟,她得采摘、销售,一天只能休息四五个小时。饿了,就啃几口方便面,每天晚上,将收到的钞票汇总起来,盘算着这笔钱得偿还哪位亲戚的借款;冬天,采摘完园里的最后一季葡萄,得给它们施肥了。她从霍邱县等地买来羊粪,一个坑接着一个坑地往前挖,然后上粪、盖土。每个白天,她几乎都在园里拼命,晚上睡在床上,身子痛得动弹不得,常常在梦中被痛醒。

  由于葡萄园面积较大,劳作太费时费力,必要时,许怀兰也会请一些帮工。许怀兰说,每年帮工费、肥料费等需要花费5万元左右,如今葡萄进入了丰产期,扣除费用,每年纯收入在5万元左右。

  “还欠账么?”我问。

  “欠,不过不多,只有两万元了。”许怀兰说着,用手将额前的头发往脑后捊了捊,“当年欠20万元,如今仅剩两万元了。”她的声音提高了。

  “今后有什么打算?”

  “没别的打算,继续把葡萄园经营好,把欠账全部还完,聚点钱,给儿子上大学。也还要聚点钱,为婆婆准备着。”

  “目前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许怀兰没有立即回答我的提问,而是低头深深地沉思。终于,她昂起头,眼中泪光盈盈。

  “想找个没人的地方,痛痛快快哭一场,再痛痛快快笑一场,然后抽时间去拜访我的恩人们,感谢他们多年的帮助。没有他们,真不知道我们家现在是什么样子……”

  离开许怀兰的葡萄园时,秋风四起,夕阳半山,炊烟缕缕。鸡鸣犬吠中,东天星月初现,岁月一派静好。

  哎,人间啊,人间,这充满希望的烟火人间!(张 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