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六安新闻>详细内容

当村民知心人 做脱贫领路人
讲述人:金安区孙岗镇何大楼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姜仁君 整理者: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黄雪彦 实习生 杨兴兰

编辑:宋明俊 来源:本网原创 发布时间:2020-09-16 08:22:37 【字体:

  2017年5月,按照金安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金安区人社局副局长、区社保中心主任姜仁君经选派担任孙岗镇何大楼村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3年多来,在何大楼村的田间地头、农舍乡村,处处留下了他调查研究、访贫解困、真心为民的身影。在他的带领下,何大楼村闯出了一条跨越发展的致富路,他被当地群众称为“村民的知心人”。2017-2019年,连续3年选派干部考评为优秀,2018年,他获评六安市“十大工程”先锋先进个人。

  时间:2017年8月

  抓技能培训,让贫困户有一技之长

  何大楼村是孙岗镇6个重点贫困村之一,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84户510人,贫困发生率16.6%,村集体经济收入为零。截至2016年底,已脱贫80户254人,仍有104户256人未脱贫。到村扶贫3个多月了,经过这一段时间的走访调研,我对村里和贫困户的情况已经有了初步了解。按照计划,我们村将在今年年底出列,我的压力还是蛮大的。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结合我们单位的特长,我积极联系在村里开展贫困劳动者技能脱贫培训。8月份的一天,我们邀请了种植、养殖方面的专家到村里开展技能培训,以提高群众的造血功能,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这次培训采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前后共计6天时间,50户贫困户参与。彭咀村民组贫困户潘先军丈夫因车祸去世,留下她和两个孩子相依为命,培训结束后向我表达了想要养猪的想法;先锋村民组贫困户丰和明是一位残疾人,跟我说他准备养鸭;老塘村民组吴文全、小洼村民组王大祥都是五保户,他们告诉我说准备养鸡等等,看来这次培训达到了预期效果,激发了贫困户的内生动力。

  通过这次培训也让我明白,很多贫困户之所以成为贫困户不是因为他们不够勤劳,不够努力,而是因为“无资金、无技术、无门路”。所以,接下来我们要把技能脱贫培训工作与帮扶村集体经济增收、贫困户产业增收有机结合,真正实现“增技增收、技能脱贫”的工作目标。

  时间:2017年12月

  达到标准,村成功出列

  2017年底,经过精准帮扶和精准脱贫,我们村级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全村形成了以“皖裕民”牌金安脆桃为主导的特色产业,规模达1600余亩,村集体经济通过村级光伏电站、入股分红、土地流转等实现了年收入稳定达到了11.5万元,贫困人口由建档立卡时的184户510人下降为现在的36户48人,贫困发生率由建档立卡时的16.6%下降为现在的1.56%,全村区域性贫困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对照金安区贫困退出机制规定,我们村已经达到了出列标准。尽管知道我们村肯定会高质量通过省第三方评估,但当看到区政府网站的公告时,我还是忍不住内心的激动和喜悦。

  长期以来,我们村都是全镇的“双基”设施薄弱村,为改变村内基础设施的落后面貌,我们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改善人居环境入手,积极引项目、争资金。我们先后争取近100余万元新建、拓宽水泥道路17.5公里,新建硬化渠、塘、涵、闸近20处,26个村民组24个实现了组组通。我们利用村部外沿空地,投入12万元硬化地面、购置器材,新建村文化广场。发动帮扶干部捐赠、采购图书,完善借阅制度,改建村农家书屋。投入40万元,铺设管线5000米,做到自来水户户通。我们还开展了村居环境整治,新建垃圾池29个,清理陈欠垃圾30吨,完成改厕60户,新建公厕1座。积极做好农村“三大革命”工作,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善。

  我更深知只有产业发展了、村级集体经济壮大了,才能更好促进群众致富、乡村发展。三年来,我们鼓励群众大力发展脆桃产业,改良脆桃品种,打造了“皖裕民”脆桃生产基地,让脆桃产业造福全村群众。截止目前,全村有种植大户3户,参与农户207户753人,带动贫困户92户275人。脆桃亩均效益达到4000元,实现年产值629万元,年人均产值2000元。

  时间:2018年1月

  雪灾面前,挺身而出

  元月7日凌晨,雪依然下着,我推开宿舍的窗户,白皑皑的一片,好大的雪啊!收拾好昨晚的会议记录,洗漱后,我赶紧拨打了村书记的电话。“谢书记,雪下这样大,有几户贫困户的房子不知道情况怎么样了,我得去看一下,要不我不放心。”谢书记很快回复了我:“我们一起去看看!”

  88岁蒋昌银老人家住青年塘组,儿媳侯柳风患脑干出血,植物人状态。儿子常年在医院陪护妻子,无法照顾老人,我就经常去走访,并帮助老人落实了低保政策。到了蒋昌银家,看到房子没什么问题,不过自来水却断了,我们赶紧找来了几个塑料桶从附近的水井给他拎了几桶水,并且把他家门口的雪清扫干净,这才放心离开。

  随后,我们又来到童广平家,他所在的村民组相对偏远一些,最重要的是他属于二级残疾,出行不便。为了让他进出不受大雪影响,我和谢书记喊了村民组长肖于道一起铲雪。正在铲雪的过程中,路边有一处钢架结构的护林棚突然发出了响声,随时面临倒塌风险,我们几个人二话没说,就跑了过去,将房屋上面的积雪清扫干净,并进行了加固,等到把童广平家附近的积雪清扫干净,已经是中午的12点多钟。

  傍晚时分,我又来到了墩塘组五保户王志平家,其老伴孙存芝腿部残疾卧在床上,我端来温开水喂孙存芝老人吃了药。围着火炉,我们在一起促膝谈心,老人激动地说:“多亏了上次你帮我家申请了危房改造,现在下大雪也不用担心了!”

  冒着大雪,我一户又一户走访,回到宿舍已经是深夜,虽然很累,却很开心。

  2019年6月

  抓危房改造,实现村内“零危房”

  “我家的房子是砖瓦房,30多年的老房子了,遇到下雨天基本上是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我们老两口都无处落脚,睡觉都成了问题。现在好了,改造后焕然一新,再也不用担心漏雨了,这真要感谢党和政府啊!”6月31日,80岁高龄的高岗头组贫困户贺友志和老伴搬进了改造后的新房后,握住我的手不停地说着感谢的话。

  贺友志夫妇共育有5个孩子,其中3个孩子先后因病去世。他们除了要承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外,还因为给孩子们看病,欠了外债,房子也因为年久失修漏雨严重,这下好了,他们再也不用担心房子的问题了。而他家也是我们村最后一户搬入新家的贫困户。2017年到村伊始,我们驻村扶贫工作队就和村“两委”干部一起,以解决贫困群众“住房难、上学难、看病难”问题为切入点,严格落实住房、教育、健康政策,确保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何大楼村是合并村,五保户31户32人,其中住敬老院的10人,低保户63户111人,残疾人72人。“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是我们扶贫工作的重点,也是我们扶贫干部与贫困户之间的纽带和桥梁。经过对全村贫困户逐户摸排后,我们列出了对50户住房有问题的贫困户的危房改造计划,重点是五保户、低保户和残疾人户,对于重病一般农户通过“四议两公开”形式进行评议修缮,按照孙岗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进行危房改造和清危行动。这几年来,这50户贫困户的住房问题无疑是我心里的一块心病,这下好了,他们都如期搬到了改造后的新房。安居才能乐业,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当然,我也会继续努力,在脱贫攻坚这个战场上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