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皋城万象>详细内容

“大水窝” 变增收 “小金巢”

编辑:宋明俊 来源:本网原创 发布时间:2020-07-02 08:42:58 【字体:

  “蒜蓉、十三香、麻辣、卤水……各种口味的小龙虾,应有尽有!”是夏日各地夜市排档中最响亮的叫卖声,嘬虾黄、剥虾壳,白嫩的虾肉沾上汤汁,成为了炎炎夏日人们竞相追逐的舌尖美味,“舌尖上的经济”快速衍生了一条自养殖开始的脱贫增收产业链。

  裕安区罗集乡储渡村,这个2014年的建档立卡贫困村,有着149户402名贫困人口,易涝易旱、村集体经济薄弱、增收渠道窄等劣势一度成为该村脱贫路上的“绊脚石”。近年来,随着河道水域治理和产业扶贫工程的实施,储渡村一跃成为脱贫出列先进村,原来群众头疼的“大水窝”变成了增收的“小金巢”。自2018年以来,凭着紧靠西汲河的水域地理优势,3000亩的龙虾养殖基地翻开了全村户脱贫、村出列的增收新篇章。

  而这一切成绩的取得与一个人密不可分,他就是储渡村党支部书记张成旺。2018年初,在看到龙虾养殖的“钱景”后,张成旺带领村民流转了村里闲置的土地约3000亩,引导鼓励12个大户作为主体发展“稻虾共养”产业,并利用秸秆粉碎还田发酵作为小龙虾天然饲料,同时小龙虾排泄的粪便又作为有机肥料沃田,一个规模化、生态化的龙虾养殖地逐步形成。

  在龙虾养殖的初期,许多村民怀着“忐忑”心理渴望尝试,却又担心“竹篮打水一场空”,张成旺作为全村带头人,率先“试水”龙虾养殖,他介绍道:“龙虾养殖,排水灌溉很重要,需要定时清淤,虾笼也要不定时清理,转春入夏,放养的种虾通过冬末春初的繁殖,如今都可以收笼售卖,虽然今年龙虾单价不高,但市场需求量在扩大,收入还是很可观的。”

  目前,在张成旺夫妻二人的共同努力下,他们家的小龙虾养殖已经初具规模,养殖规模达130余亩,按照每亩市场净收益3000元,今年预计能获得30万余元的收入。

  张成旺龙虾养殖的成功案例,不仅坚定了养殖大户对于产业发展前景的信心,也带动了村民纷纷开始进行到户养殖。在龙虾基地养殖渐成规模化的同时,储渡村通过前期积累的养殖经验和市场资源积极探索到户养殖模式,帮助贫困户通过龙虾养殖实现稳定增收。如2017年脱贫的蔡广堂夫妇,养殖了近10亩龙虾。今年5月份以来,夫妻俩每天清晨到虾田能收获100来斤龙虾,收上来的龙虾经过简单分拣,马上就被送到了定点餐馆与排档,按照每亩市场收益3000元,夫妻俩今年预计能获得3万元左右的净收入,同时通过精准扶贫政策,还能获得当地政府给予贫困户的5000元产业补贴。

  看到养殖大户和到户养殖贫困户的钱袋子一年比一年鼓,张成旺欣喜道:“以前我们村是贫困村,老百姓增收主要靠外出就业,如今不一样了,靠着养殖龙虾,大户养殖就带动60多名贫困人口在家门口就业,到户养殖也为贫困户的稳定增收提供了更多的渠道,并且村里集体经济每年还能增收2-3万元。”

  据裕安区罗集乡农业部门介绍,该乡龙虾养殖面积达到万余亩,养殖户增收接近300余万元,不仅加速了当地脱贫增收的步伐,同时为乡村振兴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做足了功课。(汪鹏 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黄雪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