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皋城万象>详细内容

村民“靠边看”变成干群“同心干”
——裕安区青山乡魏庵村“共建+”凝聚乡村振兴合力

编辑:张磊 来源: 发布时间:2021-11-29 10:09:46 【字体:

   “这条水泥路,一到雨天都是山上冲下来的黄泥浆,根本就无法落脚,应当由村里来改造。”“那条通户的断头路,最好也是工作队出钱干。”……眼下,村民都脱贫了,但少数人还是脱不了依靠,指望着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去包办包干,如何破除村民“靠边看”的思想?11月18日,记者前往裕安区青山乡魏庵村,深入走访以村庄规划为引领,以优化人居环境为抓手,按照“户出材料 村出工钱”共建+的模式,调动村民与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在乡村振兴路上“同心干”的激情。

青山乡魏庵村是省住建厅对口帮扶的乡村振兴重点推进村,有520户共1983人,脱贫户105户332人,耕地面积1864亩,滩涂土地达1000亩。上世纪90年代以前,村民大多居住靠近农田的地势低洼处,一到夏天,经常被淹。“1991年特大洪水,那时淠河涨水厉害,畈区的房子都淹了。”魏庵村64岁的村民组长陶宗香说:“从那以后,大家陆续搬到双墩山建房,也没什么规划,沿山坡从上而下,杂乱无章地分布。”大家住在一起,道路、排水、地界等各种问题也开始产生,房前屋后的邻居也因此产生不少矛盾纠纷。



    “群众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也是乡村振兴的受益者。我们需要转变脱贫攻坚时候的帮扶思路,不能简单的送油米、给钱物,要让群众都参与进来,通过一定的付出之后得到回报,感触到身边的改善提升,这样他们才会更珍惜来之不易的成果,更感恩党和政府的好政策。”省住建厅驻青山乡魏庵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史劲松说,今年6月份驻村以来,通过细致走访,摸清了发展中的卡点、堵点和难点,乡村振兴路上少数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邻里间小矛盾小纠纷时有发生,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未能很好解决。围绕打造美丽宜居乡村、引领文明乡风的目标,他们把提升群众的人居环境作为乡村振兴突破口,按“户出材料 村出工钱”共建+以及企业援建的模式,办实办好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事。

    “现在好了,黄泥浆再也不会到处流。”魏庵村68岁的村民陶长福是一位脱贫户,患有高血压后遗症,走路和说话不是太利索。陶长福在低洼的畈区生活了30多年,上世纪90年代才搬到了双墩山,如今瓦房变成了楼房,可是糟心事一直不断,那就是楼房一侧的山坡一到雨天,雨水和着黄泥倾泻而下,不仅自家出行不便,周边住户也深受影响。“多次上门和他及子女们沟通,说明白只要他家出石块、水泥等材料,施工队伍包括施工费用等由村里负责,砌一个围挡,这样就能彻底解决问题。”史劲松说,经过多次上门沟通,陶长福终于答应了,同意工作队提出的方案。今年夏天,围挡砌成后,既美化了陶长福的居住环境,又根治了黄泥浆流淌的糟心事。

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既然村民出材料了,那么后期管护上,他们会更用心更细心,如果全都由村里建设,村民站在一边看,其他人也会跟着效仿,都指望村里来包办,形成一个不好的示范。史劲松坦言,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做好组织引导、服务协调、资金配套,让群众自己提供材料,跟在后面动起来、干起来。“都是靠山建的房子,他们家在上面,污水顺着地势流到了我家稻场上,就因为这事吵过嘴、打过架,民警还来协调过。”魏庵村村民姜中云说,现在这个现象不存在了,两家关系也变得和谐了。“我们走访时弄清了矛盾的焦点,基础设施需要升级改造,涉及几万元资金,两家都不主动,想把责任推给对方,让对方花钱,同时也指望村里出面。”史劲松称,分别做两家的思想工作,争取到姜中云提供水泥等材料,施工队伍和施工费用村里承担,让另一户提供管材,其他由村里负责进行改造。就这样,一个月时间内,大口径排污管道更换完成,12米长的挡土墙也筑建完毕,住户家门口的生活环境得到了很大提升,两家矛盾彻底化解了。通过村民出材料参与共建,他们对共建成果也倍加爱惜。


两个群众身边的小事例,只是魏庵村乡村振兴路上“户出材料 村出工钱”共建+模式的一个缩影。目前,在省城乡规划设计院大力支持下,《裕安区青山乡魏庵村乡村振兴暨发展规划》已编印完成,通过向省住建厅争取20万元人居环境整治帮扶启动资金,为“村出工钱”提供有力保障。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梳理出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积极宣传动员党员群众,问计于党员村民组长,研究在村两委会,商讨在板凳会上,共建在村民身边,形成了干群“同心干”的浓厚氛围。
   
记者感言:
       一滩积水、一根管道、一道围墙、一条断头路……这些事情看似鸡毛蒜皮、琐碎细小,但每件事都和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抓好任何一件,老百姓都会看在眼里,乐在心头。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细化抓手,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就像魏庵村这样,着眼当地实际情况,从老百姓最关心、最需要的地方入手,让群众积极参与整治提升和后期管护,大家一起使劲,去一点点地改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参与感、获得感。只有从鸡毛蒜皮中“破题”,带领群众一起“答题”,才能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从而取得实际成效。(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储著坤  汪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