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安徽新闻>详细内容

【防汛救灾第一线】巢湖大堤上的“守堤人”

编辑:高方勇 来源:中安在线 发布时间:2020-07-29 09:26:16 【字体:

被水淹没的蔬菜大棚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越过派河大桥,就来到巢湖大堤,跟潮湿平静的城区相比,这里有着完全不同的景象。

  绵延不绝的白色沙袋,迎风招展的党旗和严阵以待的红色观察棚,让人感受到防洪形势的紧张。

  往日温顺的巢湖,此时像一个过满的大水缸,岸边的树被水淹得只露出顶。由于水汽很大,大堤上始终飘着雨丝。

  一刻不停装沙袋、运沙袋的解放军,维护交通秩序的交警、公安、城管,24小时巡堤查险的党员干部,还有赶来帮忙的普通村民、志愿者。这几天,巢湖水位有所回落,但值守者依然不敢掉以轻心。

  “你看,这里渗出了一条细流,但大可不必紧张。”在南淝河入巢湖口段,王启巡在堤坝连接处发现了一处渗漏。

  王启巡蹲下身,用手舀起水来,仔细察看水质。“水很清澈,不掺泥,这证明堤坝下的土质很紧,问题不大。”

  王启巡是滨湖新区义城街道施口工作站党支部副书记,也是一名退伍军人。四年前的夏天,他也在南淝河入巢湖口段值守,跟着当地的水文专家学了不少知识。四年后的今天,重回当年奋战的地方,他已是一名“老手”。

  “巡堤是个体力活,但也有技巧。”王启巡说,刚开始他也不懂什么叫管涌、裂缝等险情,现在他已经有了自己的方法:多关注堤坝连接处,看堤底部和连接处是否有渗水现象,能够第一时间堵住管涌。如果水质浑浊,说明土质疏松,可能会有管涌的危险,必须立即处理。

  南淝河入巢湖口段离市区较远,环顾四周,杂草丛生,人烟稀少,巡堤时遇到蚊虫、蛇是常有的事。“白天战暴雨,晚上斗蚊子。”王启巡打趣道。

  一周前,王启巡的父亲突发脑梗住院。接到家人电话时,王启巡正在紧急处理一处管涌。想到这里,王启巡有些愧疚,“特殊时期只能舍小家,还好家里人理解,没有责怪我。”

  王启巡已在南淝河入巢湖口段值守近半月,吃住都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没有回过家。当记者问他何时可以撤离,他摇摇头:“洪水不退,我是不会走的。”

  到了中午,暴雨如注,刘松庭一边打开车门夹住编织袋,一边招呼着队友来躲雨。在这个彩色编织袋撑起的守堤点里,记者看到了刘松庭的午饭:一份米饭,一份辣椒炒肉。

  和王启巡一样,经历过1998年、2016年刘松庭深知驻守大堤的重要性。三天前,刘松庭主动向公司申请来巢湖驻守堤坝。

  刘松庭是肥西县吴郢村人。据他回忆,1998年抗洪的时候,他就划着船,挨家挨户转移村民。转移完群众,他就一直守在堤坝上,发现险情立即上报。

  “他很有经验,是我们的头。”在现场,一名志愿者告诉记者,他和刘松庭是同村人,和他俩一起过来的,还有16人,他们组成的志愿者团队,主要任务是和当地工作人员一起装沙袋,加固堤坝。“我们累点没啥,大家安全才是最主要的。”刘松庭说。

  在巢湖大堤三河段,茶棚村村民王孝忠挥舞着铁掀,清理道路上的泥土。“这两天解放军忙着修防汛墙,修完我们就帮着把路清理出来,保障过往车辆安全。”王孝忠说。

  王孝忠其实是在北京做外贸生意。7月上旬,他在新闻上看到安徽各地汛情严重,担心巢湖水位上涨,父母无人照顾,就赶回了老家。“把父母安顿好后,看到巢湖汛情越来越严重了,我决定留下来,为防汛出份力。”

  这些天,王孝忠晚上在巢湖大堤清平段巡堤护梗,白天休息够了,再帮着修堤坝、清理道路。离开二十天,北京的生意受了不少影响,王孝忠却说,钱可以以后再挣,眼下保卫自己的家园更重要。“巢湖水不下去,我就一直在这守堤坝!”(记者 彭旖旎 史睿雯 杨琦 摄影 符秀云)

抗洪战士们直接躺在大堤上休息

抗洪战士用手垒起“防浪堤”

  连续作战的抗洪战士在巢湖大堤上短暂休息。

  满身泥水、晒得黝黑的抗洪战士。

满身泥水的抗洪战士

乡亲们说,战士们太辛苦,“我们也要为守护家园出份力!”

一袋沙袋非常重要,提起沙袋手爆青筋的小战士。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