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财经>财经新闻>详细内容

“荷经济”崭露“尖尖角”
——舒城县以荷为媒谱写脱贫致富曲

编辑:宋明俊 来源:本网原创 发布时间:2020-07-13 08:33:38 【字体:

  盛夏时节,沿国道G237驱车进入舒城县棠树乡三拐村,满眼碧色随即映入眼帘,阵阵荷香随风扑面而来,可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风姿绰约的荷花不仅扮靓了当地景色,更带动了一方百姓劳动致富,“荷花经济”效果正初显。

  以荷为景 扮靓家乡风景

  七月到棠树,闻香品荷花。初夏来临,这个有着千亩荷花的乡镇就开始热闹起来,游人如织。

  “这段时间荷花正是开得最漂亮的时候,尽管天气炎热,但丝毫没有影响我们的游玩心情,荷花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夏日的一丝清凉。”特意从合肥赶过来的王女士兴奋地告诉笔者。在荷花基地到处可见在花田里陶醉的三两成群的游客,或拍照、或漫步闲聊。

  “自2009年以来,我们共投资3000多万元,创建了三拐村华东莲花城,目前拥有占地1200亩的盆荷基地、乡村文化摄影基地和莲花产品体验中心,赏荷花、品荷花茶、吃荷花宴,摄影拍照、写生绘画,一片荷塘成了炙手可热的乡村游人气景点。”安徽荷风莲韵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华东莲花城项目负责人吴玉华在第二届莲花产业与乡村振兴生态文化节暨第七届“龙泉杯”荷花摄影大赛开幕式上如此说道。

  据了解,做足“荷花文章”的三拐村,现在已成为全县排的上号的旅游目的地,三拐村也在去年成功争创了“省级美丽乡村重点示范村”的荣誉称号。

  以荷生金 鼓足群众腰包

  不仅仅是荷花基地,这里也是产业扶贫基地。舒城县棠树乡着眼于产业扶贫现实需要,争取财政农发项目资金1200万元,帮助完善田间道路、水塘、引水渠等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形成了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贫困群众受益的产业扶贫模式。

  三拐村的贫困户郭昌银今年70岁出头,一直在家照顾身有残疾的老伴和儿媳妇,前年经乡村两级帮助,他在荷花基地谋到了一份田间管理和看护的工作,平时锄草施肥,再值半个夜班,一年下来能有两万多元的收入。“活不重,钱不少,还能照顾到家里,这样的工作打着灯笼也难找。”郭昌银开心地说。今年50岁的贫困户严秀群,由于儿子残疾她无法外出务工,在农闲时她便在基地里打打临时工,按天结算,一天也能有70多块钱的工资。

  目前该基地已形成以三拐村为中心,辐射烽西、西塘等周边多个村,吸纳了全乡23名贫困户在基地务工就业,并且积极引导有能力有意愿的贫困群众开展盆荷种植,使盆荷生产进一步上规模、上档次、出效益,形成固定市场。现在,对于棠树乡的群众来说,依托荷花,实现脱贫致富不再是梦,而是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美丽产业。

  以荷为媒 激活乡村经济

  依托华东莲花城这棵“大树”,舒城县棠树乡的特色农业经济发展也跑出了“加速度”。

  在精心打造珍品观赏荷花、睡莲水生景观植物种苗园区和莲产品体验馆等景点之外,摄影基地、荷花宴农家乐、民宿等相应配套设施正逐渐成型,满足游客观光、休闲度假、文化体验等多种需求。

  “这段时间,基地每天都有近千人游玩吃饭,农家乐和民宿也是几乎天天爆满,附近农户的土鸡蛋、蜂蜜、农家蔬菜等农产品销量也较平时大幅增加。”三拐村党支部书记胡于胜说道。

  通过建立“莲文化”搭台、经济发展唱戏的发展模式,使单纯的赏花观景成为了以荷为媒、以荷生金的“生态+旅游”特色经济,使短期经济变成长期经济,村民也依靠民宿、餐饮、农副产品销售等增加了收入,2019年三拐村农民人均收入1.5万元,比2016年提高了30%。

  以荷为媒,借荷生金,美丽荷花正孕育出独具棠树特色的美丽经济。(龚旭东 廖明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